(七)马克隆值的检验要点
马克隆值检验分收购检验和成包皮棉检验。
1.收购检验
按照GB/T6498—2004《棉纤维马克隆值试验方法》标准要求,测试马克隆值需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中进行,棉花收购站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CB1103—1999标准规定了三条:第一,收购时可以感官检验;第二,感官检验结果要经常与仪器检验结果相对照;第三,收购环节的马克隆值检验结果,不作为考核指标。
这里有两点情况需要说明。
(1)虽然收购时马克隆值不作为考核指标,但收购时必须进行马克隆值检验。因为马克隆值是成包皮棉重要的质量考核指标,是棉花品级、长度、马克隆值三大定级指标之一,因此,收购时不同马克隆值级的棉花要彼此分开,不要混杂。同时,B级、C级的马克隆值都有低端和高端两种情况,高低端马克隆值的棉花也要分别堆放。否则,在以后的加工中无法将不同级的棉花分开,增加马克隆值指标起不到提高棉花质量的作用。所以,马克隆值收购时虽然不作为考核指标,但要检验。如果收购时不进行马克隆值级检验,是违反标准操作的。
(2)收购时进行马克隆值级的感官检验是可行的。因为,这里只要求进行马克隆值级检验,即只要判别收购棉花的马克隆值是属于A、B或C级即可,不需要准确地给出马克隆值的大小。例如,对于特细、特粗、不成熟、过成熟的棉花,靠手感、目测一般能够将其定为C级。对A级、B级之间的鉴别难度较大。但是,马克隆值是棉花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反映。根据棉花品种、采摘期、棉花生长是否正常等情况,可以了解其马克隆值的大小。没必要逐个用仪器检验,只要经常与仪器检验结果相对照即可。当然,当感官检验有困难时,可以使用国家校准棉花标样和马克隆仪进行检验。
2.成包皮棉检验
(1)按照GB/T6498—2004标准的要求,测试马克隆值的样品经开松去杂、混和均匀后方可进行测试,如果抽取样品的数量太多,则测试时间过长,会影响检验结果及时出证。因此,标准中规定从批样中随机抽取30%的样品而不是全部样品作为马克隆值的测试样品。如一批200包的棉花,抽取的批样是20个,而做马克隆值测试的样品仅20×30%=6个,即从20个批样中,随机抽取6个样品供马克隆值测试用。
(2)由于每个样品重量仅约300g,所以GB1103—1999标准在7.2.2条中,就检验顺序明确规定:检验品级后的样品再进行马克隆值检验。另外,标准中规定“按批样数量的30%随机抽取马克隆值试验样品”。这里要求从批样中随机抽取。不要根据品级检验的结果,逐个品级按比例的抽取马克隆值试验样品,更不允许有倾向地抽取高品级或低品级的样品进行马克隆值检验。
(3)要求逐样测试马克隆值。这一点与GB/T6498—2004的做法不一样,应予以注意。
GB/T6498—2004是将批样充分混和后形成试验室样品,然后从中抽取2个或3个试样进行测试。GB1103—1999标准要求逐样检验,即每个马克隆值样品都是一个试验室样品,测试工作量较大。这也是规定按批样30%抽样的原因。
(4)主体马克隆值级的确定。GB1103—1999标准要求:“每个试验样品,根据其马克隆值确定马克隆值级。计算各马克隆值级所占的百分比,其中百分比最大的马克隆值级定为该批棉花的主体马克隆值级。”这里应特别注意,主体马克隆值级是根据各马克隆值级的比例确定,而不是根据平均马克隆值确定。这样规定的原因是:马克隆值太低和马克隆值太高都不合适,马克隆值选择应适中。把同属于C级的马克隆值在3.4及3.4以下和5.0及5.0以上的马克隆值平均后,可能成为B级甚至A级,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检验中,可能会遇到最大马克隆值比例相同的情况,甚至各马克隆值级比例都相同。
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当然较少,但出现时如何处理,标准中未做规定。实际处理时,可以通过增加测试马克隆值样品的方法解决,即从其余70%的批样中再随机抽取马克隆值试样进行测试,直到最大马克隆值级能唯一确定时为止。
(5)马克隆值检验结果的出证。标准规定:“检验结果按主体马克隆值级和各马克隆值级所占百分比出证”。这里既要给出主体马克隆值级,又要给出各马克隆值级的百分比。
(6)标准规定“6级、7级棉花不标示马克隆值级”。这表明主体品级被确定为6级、7级的棉花,可以不测试各样品的马克隆值。但是,当主体品级不是6级、7级的棉花时,样品要逐样测试马克隆值,包括其中6级、7级棉样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