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共进口棉花约261万吨,同比增长33.8%,其中巴西棉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比42%;美国排第二位,占比33%;澳大利亚排第三位,占比18%,其后依次是印度3%、土耳其2%、哈萨克斯坦2%及其它产地合计5%。与2023年相比,2024年中国棉花进口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巴西棉成功上位,将美棉拉下连续多年第一的宝座(2023年美棉进口量占比达到38%,巴西棉占比只有29%);之二是印度棉花2023/24年度虽然产量同比大幅下滑,但对中国市场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累计进口7.4万吨,同比增长105.5%),增幅相较巴西棉、美棉、澳棉等竞争对手遥遥领先(美棉同比增幅仅16.5%)。
青岛、张家港等地部分棉花贸易企业反馈,截止目前中国各主港虽仍有一定量的保税/清关2023/24年度印度S-6 1 5/32、M 1 5/32等手摘棉现货挂单销售,但12-3月船期2024/25年度新棉却寥寥无几,业内对印度棉花产量、出口能力的预期普遍不高。对于2024年印度棉花对中国市场出口同比较大幅度反弹的原因,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纺企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2023/24年度印度古吉拉特邦S-6等级、质量、短绒率、含杂等指标较前个年度回升,可纺性、纺纱制成率提高。从调查来看,2024年中国进口印度棉S-6 1 7/32、S-6 1 5/32的占比非常高,适合纺C40S及以上支数棉纱,对部分美棉、巴西棉、非州棉的替代性较强;二是印度棉的“性价比”有所恢复。从部分棉企报价来看,1月下旬以来青岛港保税印度棉S-6 1 5/32(强力29GPT)基差稳定在4美分/磅左右,低于同指棉巴西棉3-5美分/磅,低于同指标美棉7-10美分/磅,再加上纺企/棉花贸易企业对美棉包装问题满意度不高,因此印度棉的关注度升高;三是红海运输危机加剧及2024年以来高配粗支纱、赛络纺纱成交相对活跃使印度棉的“用武之地”扩大。比较而言,采购印度棉具有运输距离短、安全性高且与纺高配中低支棉纱匹配度较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