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除了通知、联络函、公告之类的就再也没写过什么了,在学校期间的常常受到老师夸赞的优美文字功底,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好几次对着刚刚开头的感性话题表达不出内心真想表达的东西,最终只能作罢,虽然放弃但是那种有着各种情绪却无法完整的、准确的、表达出来的感觉,如鲠在喉,让我常常郁闷不已。
我不是个才华横溢、文思泉涌的人,也没有太多值得深思的经历和感想与大家分享,就只能在这里讲述一个亲身经历并带来无限思考的小故事,也许很平淡,却很勇敢。
在几年前,我还是初入社会的青涩女孩,对于刚刚开始的人生,充满了期待,鼻翼间飘荡的全是自由的芬芳,无限自在,喜欢一个人旅行、去特色小镇、住青年旅社、尝四方水土。就在某个小镇的某间青年旅社里面我遇见了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女孩,她来自遥远的北方,我从没听说过的小城市,她自大一开始每年假期独自流浪,走到哪里算哪里,不多做停留只是流浪,带着一个背包,一个水壶,还有无限的勇气。遇见她的那年是她大三的寒假,看着外表她不像是个性这样强烈的女子,给人的第一眼应该是个温婉柔软的女孩,可是她确实如此勇敢。年轻的女孩子总是容易相处到一起,因为住在同一个房间,又是上下铺关系,于是便结伴同游小镇,白天一起探索对于我们都比较陌生的新天地,晚上我就在一张窄窄的床上与其他室友聊天,因为是北方女孩对于南方小镇的湿冷多少有些不适应,在夜晚开了暖气的房间里还总是觉得冷的睡不好,于是我们便隔着床铺轻轻的说着话,慢慢的交谈着,于是了解到她的生活,她有良好的家境,是文艺世家,书香门第,从小就受着良好的艺术熏陶,应该会有个无忧的前程,所以试着问过为什么要这样身无分文的流浪?回答却是"想保持最初的本心",这个回答让我思考了很久,这样流浪到自己不熟悉的城市,就能保持"本心"了吗?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最初的本心呢?不是总有人说心态的变化是人成熟的开始吗?在这样的大千世界里我们要如何守护这最纯真的心?这些我都无法问出口,也无法再与她交流,因为我们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擦身而过,不在回头。
记得我们是同一天离开小镇的,在车站,我们离别时,我们都没有问起对方的联系方式,只是彼此道了声保重便各奔东西去了。记得朱总不止一次在月度会上说过,希望我们(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能够保持现在的坦率与纯真,这样才会在社会上长久立足,不然就会像树木一样,一点点的腐朽就会使它最终走向死亡。因为朱总的话,最近常常想起这位朋友,曾经领悟不透的她的想法似乎也明朗了,这真是位睿智又神秘的朋友,我很庆幸没有她的联系方式,因为这样我又多了一位生活中见识过的智者,没有打破,没有继续,只停留在最好的时候。
愿我们本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