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一些国际棉商趁8、9月份国内棉纺厂、贸易企业集中使用加工贸易配额、滑准税配额的机会,加大保税印度棉、美棉和澳棉的出货力度,个别企业强力差、马值小、杂质大印度棉甚至仅以80美分/磅左右的价格销售(不需进口配额,以40%关税直接通关进口),因此至9月底部分外商保税库中除少量高等级2011年度美棉、澳棉外,其它棉花库存几乎清空,港口保税棉的主体由外商转为国内进口企业、贸易商。据估测,截至9月底,中国各主港保税棉的数量在70-75万吨,低于7、8月份,主要原因是8、9月份外棉抵港数量低于出货数量,特别是印度棉、巴西棉和西非棉的出货速度有一定幅度提升。
几家外商表示,目前外棉的销售进入“温水”区,由于中国有关部委表态本年度不再考虑增发棉花进口配额,有的棉纺企业、大贸易商手中1%关税配额、滑准税配额和加工贸易进口配额都已被大量消耗,因此用棉企业的关注点转向80美分/磅左右价格、只需缴纳40%关税而不需任何配额直接进口的低价印度棉、美棉上来。某新加坡棉商表示,近日成交较好的是10月/12月船期的低档次新年度美棉,大多长度为 1-1/16″或马值大、短绒含量高、可纺性稍差的得州南部新花棉花,成交价集中在78-80美分/磅,进口企业可缴纳40%全额关税进口;而品质好、长度高、强力大的高等级美棉至少要到11月前后才能装船,因此外商对2012年度高等级美棉12月底前抵港也信心不足,接单也比较谨慎。
对于ICE的后市走向,外商普遍表示担忧,目前主力合约短线仍在70-75美分振荡,但后期不排除重回70美分下方的可能,首先是欧美经济短期难以逆势转暖,消费疲软仍将拖累棉花;其次是棉花全球性的供大于求,期末库存将创历史新高;最后是中国和印度的进口、出口政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