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参加棉花收储的江苏棉企抓住新政机遇,全力组织收购加工工作,多数企业均有较好的交储业绩。主产县市之一的大丰市,9个企业参储,至目前的交储量都在500吨以上,少数企业奋力追赶,力争多交。由于大多数棉花进入400型棉企并且上交国储,主产区内纺织企业的原料组织各有其主。
仍以大丰市为例,全市有半数左右纺织企业具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及资质,有专附主企或分设乡间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自收棉可解决本企约三分之一的原料供给。在主产区,通常的做法是中等以下纺织企业与中等以下规模棉企合作多年,相互了解、相距不远、相互信任,常常以净重结算方式予付货款或纺企销后结帐的经营合作方式。一些棉企技改成400型企业后,一些中小纺织企业一方面受市场影响减少了产销量,一方面也对原料组织进行了调整。在小纺企,能看到棉花标签各异,问及方知,多数是异地小批量采购或与几个企业“共吃”
一个批次后再拆分。但多数企业已不再放置大库存,都在采取以销定进的方式组织安排生产经营。
有关人士认为,收储会不会使棉企成为专业性质的收购加工企业,无参储资质能力的小型棉企或个体经营户会不会成为小棉纺、小作坊的原料配套?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一是收储政策是一项临时性政策,带有很强的调控意义,不可能也不会长期存在并运作,在市场供求关系和顺平畅的形势下,国库民生战备物资有保障的同时,国家无需施行收储政策;其次,让规模不大的纺企一直使用品质不好、经营不尽规范的原料,等于支持企业低位徘徊,应当加大棉企、纺企规范化运作的力度,减少资源的人为损毁、产品档次低位盘旋和国家税赋流失等问题,必须进行产业整肃提升。从收储新政运行到400型棉企的转变,充分说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过去提供便利条件来上400型,现在是想上却不再容易。如果不对小纺企小棉企采取措施,那么棉花产业低位重复消耗且影响行业发展的现状仍会阴影不散。不是说不能让小棉企小纺企存容于社会,而是要让其守住市场法则,不能因其小而无视其行为,避免有漏洞可钻,进而酿成影响行业规范的力量,造成不和谐局面。在棉区纷繁浩杂的经营环境中,期待流入一泓清泉,涤净产业沟壑,还絮絮纤维温情天下的质本身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