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3日,本年度国储棉出库累计成交58309.0678吨,成交率59.74%。其中,国产棉成交46221.361吨,成交率54.28%,进口棉成交12087.7068吨,成交率97.08%。抛储成交率超出市场预期,原因何在呢?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虽然多数纺织企业认为抛储底价过高,但在补库需求的推动下,企业均在理性竞拍。
以山东省某12万锭企业为例,纺纱原料以美棉、澳棉和部分新疆棉为主。今年11月中旬,企业原料供应告急。抛储政策给该企业带来机会,他们打算在近期竞拍1000-1500吨 进口棉,目前正在筹集资金。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眼下很多企业的进口配额都已用完,而现货市场上难以采购到合乎质量要求的棉花,都在等待抛储政策。“价格高 点也能暂时接受,关键是要有好棉花。”目前原料库存见底的企业不在少数,“求棉若渴”的情况造就了抛储初期的“火爆”局面。
河北省某企业负责人介绍,近两天进口棉成交率均在100%的主要原因:一是2011年 度的进口棉质量较好,尤其是绒长、一致性好、“三丝”少等优势非常明显;二是进口棉出库按照进口商检净重销售,一些企业反映基本没有亏重问题,部分棉花甚 至超重,比较划算。不过,进口棉的投放比例偏低,很多企业感觉“僧多粥少”,难以满足需求。该企业负责人说,他们主要以生产精梳纱为主,9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他们企业盯住了国储进口棉,但很多企业与他们有同样想法,连续三个工作日他们仅拍到300多吨,后期他们仍要加紧竞拍。
另外,在采访过程中,多数企业反映今年经营举步维艰,国家抛储政策的确带来一定帮助,但很多问题仍需解决。他们建议后期的抛储政策有所调整,希望将竞拍底价下调至17000-17500元/吨,内外棉价差也就能够缩小至2000元/吨左右,国内纺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优势才能显现,同时,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增加进口棉和新疆棉的投放数量,满足高支纱生产企业的用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