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棉远月1501合约价格已经下降至16000元/吨附近,内外棉花价差明显缩小。笔者分析认为,棉市暂处于“上有政策顶,下有市场底”的状态,下年度棉价的上行空间有限,而下行幅度需关注三点:
本年度储备棉抛售总量
从4月1日起,国家调整储备棉竞卖规则,降低储备棉竞拍底价至17250元/吨,对接拍储备棉并有进口资格的企业,可以4:1比例搭售进口棉滑准税配额。截至4月21日,本年度国内纺企接拍储备棉120万吨,其中48.4万吨是4月1日之后竞拍成交的。按此节奏,从4月1日到8月底,储备棉竞卖数量将达到400万吨,纺织企业累计可获得进口棉滑准税配额100万吨。
纺织企业竞买的棉花除了供当月纺织生产使用之外,有部分将结转至下年度工业库存作为新棉上市前的的棉花资源。另外,企业竞拍储备棉所得到的滑准税配额将主要用于新年度进口棉清关使用。储备棉抛售总量越多,则下年度可供支配的棉花供应量越充足。
外棉远月走势
美国ICE期棉12月合约当前价格在82美分/磅附近,以11美分基差计算下年度进口棉折港口提货价约在15500元/吨,与当前郑棉1501合约价差不足千元。有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CF1501合约因此难有下行空间。
但当前外盘远月合约走势并没直接反映下年度国际棉花供需状况以及美棉供需状况。2014/2015年度,国际棉花库存消费比仍在80%以上,处于近十年来的较高水平。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随着内外价差缩小,进口棉及进口棉纱的优势逐渐减弱,预计中国的进口量将减少,ICE棉价受到的支撑作用也会减弱。
另外,本年度东南亚国家有大量进口棉采取“点价”模式,但截至4月11日,仍有近85万吨进口棉未在ICE5月及7月合约盘面上点价,这就意味着这些进口棉贸易商要么买进高成本进口棉,要么违约。无论最终以哪种方式收尾,东南亚国家对高价进口棉的“胃口”都会变差,这将直接影响未来ICE期棉远月合约的表现。
美棉产量中有近八成需要由出口来消化,美棉出口签约节奏决定了期棉的波动节奏,ICE期棉价格通常在美棉大量上市但未签约前出现年度低点,在签约比例达到八成时出现年度高点,在美棉装运基本完成时ICE期棉又出现相对低点。以此推算,预计在7、8月以及10月新棉上市时,ICE期棉远月合约都将迎来下跌行情。
棉花消费的反替代作用
在国内棉价高位振荡时,国内纺织企业通过增加进口棉纱、产业转移、增加化纤用量等方式降低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纺织用棉量。棉价振荡寻底的过程也是纺织用棉回流、棉花出现反替代的过程。但目前,棉花与涤短、粘短的价差分别在9300元/吨和6600元/吨,仍处于高位,棉花消费对化纤及棉纱的反替代作用尚未大量发生,国内棉价仍在振荡寻底过程中。
综上所述,郑棉远月合约价格重心虽有明显下移,但支撑棉价长期企稳并反弹的因素尚未出现,在市场因素作用下,棉价将振荡回落,远月长线空单可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