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带着十几万现金,老板一家躲到青海
今年3月,因为身陷资金链断裂的漩涡,再也撑不下去的杭州世帛时尚家纺有限公司拥有者俞某(42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人),带着十几万元现金和妻子、一双儿女跑路,留下的是拖欠各种贷款、员工工资上亿元的烂摊子。在逃亡80天后,俞某夫妻被萧山警方找到,经过审讯,首先浮出水面的是一起金额上亿的“非吸”案件。
在出事之前,该企业已经有各类在职固定员工300余名,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每年的销售金额一度保持在3000万美元左右,企业本身经营形势乐观。在突然停工前,虽然该企业内也曾传出过资金出问题的流言,但直到2月25日老板俞某夫妻突然失去联系,问题才浮出水面。
2月25日,俞某独自去上海参加一个和客户的会议。刚好,这天也是俞某向债主们支付每月利息的日子,对方催得很急。此前,俞某因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方式欠下的资金已经有将近三亿。这段时间企业的持续不景气,让他到了无钱可还的地步。当天,俞某终于下了跑路的决定。随后他联系妻子王某拿上家中存放的10多万元现金,并开奔驰跑车去学校接上两个还没放学的孩子,一家人在上海虹桥机场会合后,夫妻俩开始商量如何逃跑。
俞某说,本来他想到美国的客户那里去暂避,但是两个孩子没有护照,王某自己也在紧张之下,把户口本错当成了护照。商量过后,他们把售价上百万元的奔驰跑车丢在了机场,并包了一辆出租车去了河南。
在当地一个小县城的农村住了一天后,之前过惯了好日子的俞某一家觉得吃住条件太差,最终一路逃跑到了青海省西宁市。俞某首先在市区里租了一套60平方米的公寓,一家四口每天就躲在租房里,除了采购必须的生活用品外就不出家门。
在警方到来前,他们就这样过了将近3个月。
今年5月,办案民警通过对大量线索的分析梳理,逐渐掌握了俞某、王某可能在青海落脚的情况,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到青海省进行抓捕。通过调查走访、蹲点守候,2014年5月16日,民警在俞某租下的公寓内找到了他们。
5月18日,犯罪嫌疑人俞某、王某被押解回萧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俞某夫妻被萧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拆东墙补西墙, 这家企业是如何被拖垮的?
好好的一家企业,为何会走到这样的地步,曾经无限风光的大老板,最终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俞某说,2010年,之前一直和杭州世帛时尚家纺有限公司互为担保的兄弟企业突然破产,导致自己背上了5000多万元担保贷款。在2014年案发时,他在银行的贷款数额增加到1.8亿元左右,每年需支付的利息高达2000万元左右。这时,一手将企业办上规模的俞某并没有选择正确的手段,而是开始不断向身边的朋友借钱。
刚开始,月息基本都是2-3分(一个月2%-3%,一年24%-36%)。
后来因为入不敷出,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俞某、王某为了迅速获得现金流量救回企业,就开出了5-9分的月息(一个月5%-9%,一年60%-108%)。
俞某夫妻就一直在借款--支付利息--寻找新的借款--支付更多利息这个恶性循环中艰难生存,直到最后无处借款,债务危急全面爆发。
大耀观点:
现如今,在纺织行业市场低迷,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不乏企业经营者采取极端方式铤而走险。但这种如履薄冰似的做法终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隐患,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而且,我们也能看到有些企业,在这场纺织行业的浩劫中,依然保持着稳定的步伐慢慢前进。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为了整个行业能够保持实力,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寒冬期”,大耀纺织提醒各位兄弟同行,不管市场好还是坏,我们都应该理性看待、冷静应对。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面对低迷市场,谨慎投资
市场需求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银行信贷紧缩……不利影响持续发酵,让不少纺企纺企资金流紧张,举步维艰。另外多数有实力的纺织大企业都在“走出去”或者筹划“走出去”,去东南亚、非洲、澳洲、美国、欧洲等地投资建厂;对于一些中小纺织企业,由于现行的棉花政策及过去的巨大库存需要逐年消化,以及不断上升的各项成本、税负及资金压力,发展比较困难,尤其是生存环境有进一步恶化迹象。企业需要根据各自的生产需要,合理压缩原料进货量,采购优质原料,解决企业运营成本高、资金压力大的难题。
二、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
“纺织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节点”。老的管理手段、不创新、不吸取新东西,只有必死无疑。这也暗示广大纺企,不能够“坐以待毙”,必须创新--设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吸取更多的技术人才,积极的“请进来、走出去”,提升与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掌握市场行情,抓住明显优势,寻找商机,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力,打响自己的品牌效应,尽快迎来纺织行业新的“春天”。
三、采用合法途径,安全融资
今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不少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为了维持经营,大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甚至不惜进行高利借贷,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危险举动。不少企业因为无力偿还高额利息,只得继续借贷偿还之前的利息,拆东墙补西墙,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全面崩盘。企业在遇到实际困难时一定要敢于承担责任,选择逃避只能是害人害己,并且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同时,呼吁广大纺织同行,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很可能血本无归、走上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