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港口贸易商反映,由于进口棉纱竞争激烈,棉纱价格“跌跌不休”,成交难以放大。一些贸易商开始偿试加大进口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产地的混纺纱。主港气流纺和低支10-26s抵港明显上升,印度、巴基斯坦常规纱抵港下滑。主港进口纱库存较前期略有略增长,总量在6.7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广州、青岛、张家港、上海、宁波、天津等几个港口。
广州港进口纱数量约2.2万吨,较半月前增0.2万吨。来源国主要是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
青岛港进口纱数量约1.3万吨,较半月前增0.3万吨。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张家港进口纱数量约1.1万吨,较半月前增0.1万吨,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
上海港进口纱数量约1.0万吨,较半月前基本持平,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美国。
宁波港进口纱数量约0.8万吨,较半月前基本持平。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等地。
天津港进口纱数量约0.4万吨,较半月前减0.1万吨,来源国主要是巴基斯坦、印度。
截至目前,青岛、张家港、上海等地进口印巴C21s、32s、40s人民币报价集中在21150-21500元/吨、23500-23750元/吨、24500-25000元/吨,相比今年1月跌幅在2000元/吨以上。贸易商反映,由于中国下一年度执行“目标价格”政策,预计国产纱将继续下跌,给进口纱蒙上一层阴影响,观望情绪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