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期货高开低走,弱势下跌,延续了下跌走势,目前还没有止跌迹象。现货需求平淡,且市场前景不佳,主要表现在,一是现货价格稳定偏弱,需求面无力改善,10月16日本周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棉报13073点,较上周五上涨2点,价格稳定,但需求不佳,去新疆地区询价、看货及提货的内地棉纺织企业及贸易商较少,棉花加工企业快进快出的经营方式难以实现,现货皮棉销售难,下游形势没有改善且当前棉花质量不理想,特别是纤维长度和马值指标下滑,不适合纺高支纱线,吸引不了企业采购积极性,现货皮棉卖不上价,皮棉成本与市场售价倒挂空间加大,北疆3128级手摘棉毛重提货报价在12900-13000元/吨且有继续走弱之势,需求面没有明显改善,棉企为了摊低收购成本,在籽棉收购上,不得不主动降价;二是下游市场仍没有回暖,“金九银十”季节特征不明显,纱线订单不足,销售缓慢,价格稳中偏弱,仍有望继续走低,纱线企业需要去产品库存、积极进行产品销售来换取资金流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原料采购意愿不强,不利于国内棉花的消化;三是纱线进口继续冲击国内市场,一些印度纱厂认为中国政府或在10-12月份下调棉纱进口关税,进口纱寄售的积极性提高,港口库存棉纱量较大,相比之下,进口线在价格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关税降低,势必对国产纱线的冲击加大。
新棉方面: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0月16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51.3%,同比增加6.2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减少5.4个百分点,其中内地采摘进度为58.4%,新疆采摘进度为48.6%,全国交售率为66.1%,同比增加9.8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增加8.2个百分点,其中内地交售为19.6%,新疆交售率为86.9%。籽棉价格呈高开低走,因棉价疲软以及新棉质量不佳,产品没有竞争力,新疆的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降低,在收购中谨慎严控质量,以规避市场风险,一些地区的银行收紧贷款发放,降低风险,南疆棉区籽棉收购价格降低至5.5-5.6元/公斤左右,内地籽棉收购价格在2.9-3.1元/斤,较9月底有0.10-0.15元/斤的下跌,棉农惜售明显,交售量较低,一半以上的棉花都存在棉农家中,期望价格能有好转,但依目前的这种形势,这种愿望落空的可能较大,积极收购的仍是200型企业,400型企业多仍没有开秤,期货价格的大幅下跌,坚持收购的企业也显得较为谨慎,新棉上市量远低于往年同期。
上周棉价走高,支撑棉价上涨的因素还是暂时的,还需要用时间去印证,比如收割期降雨对棉花的影响,市场的担忧情绪可能会有所放大,造成的破坏还需要观察评估,印度棉花产量预估大幅低于月度供需报告的预估数据令市场意外,也需要去参考其它相关机构的评估或者在下月USDA报告中去印证,总之支撑棉价的因素目前还属于不太确定的因素,而全球范围内的供过于求属于实事,中国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的价差缩小,进口棉花的竞争力减弱,且中国配额发放受限,数量较少,进口量有继续减少之势,而东南亚等国家棉花进口增长有限,美国及其它国家的棉花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全球棉花结转库存居高不下,这是棉价难有趋势转向的根本原因,短期内收割加快,供应增加,棉商卖出的意愿在增加,也将令棉价承受压力。
过去的淡季比往年更淡,而当前所处的所谓旺季也没有往年旺季的气象,现货皮棉销售、下游纱线销售没有明显的向好改善,今年气候也比较利于棉花生长及采摘,天气炒作也几乎没有出现过,市场找不到有力的支撑性因素,棉花价格也没有像样的反弹,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棉花供大于求,全球棉花结转库存增加,中国需求减少导致的库存增加,棉花及棉纱需求下降的幅度大于市场预期,对未来预期悲观,多头信心不足,空头占据主导。利空的供应形势已定,未来几个月难有改变,而结构性的供应缺口存在并有望更加突出,配额数量有限,进口量大幅减少,国内新棉质量堪忧,优质棉可能不能满足纺织企业需求,可能会推高这部分棉价。总体上,市场短期供应持续增加,供应高峰期将至,当前市场疲软形势难以有明显的改善。
ICE棉花期货小幅走高,连续两周上涨,后势仍有小幅走高可能,但演变成趋势上涨的可能不大,相比之下,郑棉期趋势性更为明显,表现为弱势下跌,近期仍有望继续回落,操作上,空单持有,保持空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