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2018年,棉花价格经历大幅波动,不论涨跌,都牵动着农户和销售商的心。那么2019年棉花价格行情将会何去何从?
自去年10月份新棉大量上市之后,国内棉花价格屡创新低,棉市寒风仍在猛烈地刮着。
期市上,郑棉主连一直在15000-15300左右徘徊。市场较为担忧美棉或继续拖累郑棉下行,虽然目前美棉目前出口数据不佳,说明需求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里面可能有中国的因素,理论上也会拖累到郑棉。但是实际情况下,棉花的内外盘相对来说生态比较独立,由于棉花的进出口管控度比较高,近期国内市场走势相比美棉波动小,也更为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贸易缓和正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之前中美贸易战不停的摩擦,大量美国订单转移至东南亚。但对于纺织服装面料,中国有很强的话语权,尽管转口东南亚可以规避对美关税风险,但当地面料供给比中国市场相对匮乏,美国客户还是更愿意在中国下单。因此,现在就认为贸易战已经结束显然还是过于乐观。暂时的休战可能只是中场休息。
对纺企而言,如果加征关税从10%调整为25%,对企业影响更大。维持在10%让不少企业稍微松口气。但是贸易战对纺织业而言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契机,中国纺织可以借此转化内需、挖掘新兴市场。纺企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拓宽销路。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可见降税减负对企业经营和利润有一定利好影响,未来也可能会对棉花和棉纱价格下降起到一定作用。
近日,整个棉花市场看多看涨的论调越来越高亢,棉花人压抑了近半年的低落情绪逐渐找到突破口,但棉花价格的持续低迷,从国际到国内大多归咎于库存高企,前几年的产量增加造成棉花库存高企,棉花的消费主要用于纺织,在下游消费不畅的情况下,棉花价格很难有所作为,从而引起资金的推动,上涨虽说是昙花一现,但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出国内资金对棉花价格上涨的期待。
其实也不仅是国内,外盘棉花今年的形势也不是很好。虽然美国洲际交易所(ICE)棉花价格近期相对坚挺,但近期也是处于年初低位的价格运行期间,相对于去年5月份创出的94美分的高点,目前75美分左右的价格,跌幅也是比较大的。后期的基本面并没有给美棉的基本面带来多大改善,出口和库存,是压制美棉价格的主要两个方面。后期棉花价格方向如何走,确切的问题或许没有人能够回答。
目前压制国内棉花价格的因素并不在于国际市场,也不在于棉花的增产,最主要的是下游消费不畅。因为,经过三四年时间的去库存,国内棉花库存也只有700万吨左右(农村农业部报告最新数据),进口棉的配额也在200万吨之内,在供应过剩降低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缺口预期信息;当在前库存下滑的基础之上,如果贸易环境得以改善,下游消费热情逐渐高涨,棉花价格后期上涨也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