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之后,整个纺织市场似乎像是被人踩了油门,开启了“狂飙”模式,内贸、外贸订单源源不断,让纺织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旺季。
旺季具体的表现是怎么样的?面对这样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旺季,纺织人是怎么看的呢?
涨就一个字,最近听到好多次
国庆放假之后,纺织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似乎什么东西都开始涨价了。
从下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10月以后,各原料价格出现全线上涨,氨纶与棉纱的价格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了200元/吨。
在原料的带动下,坯布的价格也开始了跟涨,不过除了部分热销品种外,梭织布的涨幅一般在0.1-0.2元/米,基本能把原料价格上涨抵消。
除了原料、坯布外,染费同样也在上涨,不过总体来说上涨幅度不大,有的染厂染费没有涨,涨价的染厂基本也在0.1元/米到0.3元/米不等。一家大型印染企业的负责人王总解释道,行情才刚恢复,因此现在还是以保客户为主,一下子涨太多客户也不太能够接受。
而另一方面,由于近期染厂过于火爆,曾经只有在行情特别好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加急单”又“重出江湖”了。
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徐经理表示,最近接了不少订单,但是到了印染这一步就开始头疼,很多染厂都爆仓了,来不及做,交期现在在15-30天,压卡都要10天,而且染费也涨价了,有的订单急就要加快,但是加快就要加0.2元/米,特快则要加0.6元/米。
就因为订单如此忙碌,大部分纺织企业国庆放假时间都在3天以内,有部分订单紧急的企业甚至取消了国庆假期,这是在调研之前小编没有想到的。
如此火热的行情也反映到了宏观数据上。
织机开机率方面,现阶段织机开机率已经回升到了8-9成,较国庆假期以前上升了10%左右,已经基本达到往年同期正常水平。
聚酯产销方面,国庆放假以后,聚酯工厂涤纶长丝平均产销出现了今年首次连续一周以上超百的行情,织造企业开始集中补货。
聚酯库存方面,从中国绸都网统计数据来看,现如今聚酯市场整体库存集中在26-39天;具体产品方面,其中POY库存至10-14天,FDY库存至20-39天附近,而DTY库存则至28-39天左右。
内贸发力,外单回流,纺织市场迎“高光时刻”
纺织是一个周期性非常强的行业,其行情受天气影响非常明显。
即使是疫情肆虐的上半年,在5月初的时候,依然有一段行情火热的春夏面料备货季。而近期,随着天气开始逐渐转冷,秋冬面料备货迫在眉睫。
此外,随着电商经济的兴起,“双十一”、“双十二”的概念已经逐渐成为了市场追逐的热点,而这也部分反映到了订单方面。
一家生产弹力面料的织造企业负责人张先生表示,10月以后工厂已经走了十几万米的布,其中有不少是“双十一”的订单,现在开始行情越来越好,每天走货的量已经有几万米,产品以T800为主。
此外,还有外贸订单回流的原因。
国庆放假前,有市场消息称9月以来,印度多家出口型纺织企业因为疫情原因无法保证正常交货,目前已有大量订单流回中国。
央视新闻10月14日消息,在商务部外贸司相关负责人回答有关问题时表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调整订单生产、国际采购商根据生产能力选择供应商,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
事实上不止是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同样受到了疫情的极大影响,部分订单也从这些国家流向了中国,这样的订单回流也很明显地体现到了接单上。
贸易商徐总表示,现在跟9月相比,订单量增加了许多,现在手头有10万米的棉布订单、还有20万米的再生春亚纺、再生桃皮绒订单,都是通过外贸公司出口美国。
旺季暗藏隐患,布老板求稳操作
2020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旺季来了固然是值得欣喜的,但是对纺织人来说,火热行情背后的隐患值得令人警醒。
首先,是两级分化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热销面料品种集中在弹力、仿记忆、尼丝纺、高F春亚纺等能够用于秋冬面料生产的品类上,有非常强的季节性,而例如仿真丝类秋冬属性不太浓的面料现阶段行情依然没有出现大幅好转。
其次,是外贸需求问题。近期,全球新冠疫情出现反弹,美国确诊病例已经超过800万例,欧洲确诊病例甚至已经超过美国,部分国家地区采取严格的封城措施,市场需求受到极大影响。
最后,是订单量的问题。虽然现阶段行情已经较上半年有了非常大的好转,但是从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布老板表示现在的接单数量还没有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多的恢复到往年的7-8成,少的恢复到往年的5成左右,这样的订单恢复情况并不能完全补回上半年疫情造成的“失血”。
不过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么多的隐患,在目前行情正旺的时候,大部分织造企业依然采取了谨慎的操作,这从购买原料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
一家主营色织、仿记忆面料生产的织造企业负责人雷经理说,就算现在原料价格涨了,也没有备货,因为今年原料涨涨跌跌太正常了,所以就算现在涨了依然觉得不会好转很多,后期也不太可能一直涨下去。
一家主营仿真丝的大型织造企业负责人王总也说,我们没有特意的多备货,一个是自身坯布库存较多,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另一个原因是对后市并不看好,最近市场疯狂很大原因是市场货炒作,这个行情来去很快,原料涨价之后,搞不定还会跌,没有必要囤高价原料。
可以看出,经历了“魔幻”的2020之后,在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旺季”时,纺织企业在经营方面的各方面操作开始“求稳”,同样也变得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