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资讯】
1、上周国内外棉花市场的强弱分化有所加剧。国际市场在上周末USDA月报大幅调减全球消费,周后期美联储如期加息50基点同时重申鹰派立场的多重利空影响下,ICE期棉承压运行在78-83美分/磅区间;国内郑棉市场则在刘鹤讲话鼓舞市场并重申房地产支柱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强调增强信心等宏观面重大政策利好接踵而至,疫情政策调整后市场预期向好,下游呈现久违动销场面等利好支撑下,主力5月合约周五站上14320元/吨的近三个月新高。国内现货市场受到期货带动也整体告别10月中旬以来的下跌行情,国际现货棉价则跌幅略超期货,内外棉价差收窄至2000元/吨左右,同时国内基差收窄至千元以内。同期国内外棉纱价格均有所提涨,纺企出货较为快速。替代原料涤短上涨,粘短回落。
2、周一郑棉受到上周末美国农业部报告调低全球消费一定影响,主力冲高回落收阴十字星,成交放量但多为换手盘,近期合约减仓明显;周二市场盘跌,近期与主力合约继续减仓,但市场已经开始反馈下游纺织市场交投增加,纺企开机率局部回升,双节来临企业开始着手进行原料补库等产业积极因素,周后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务院副总理讲话鼓舞市场,重提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一系列宏观利好集中涌现,行情连续四日收于阳线,周后期主力增仓,周五涨至14320元/吨的近三个月新高。但周五夜盘行情转头向下,进一步动向值得关注。本周郑棉主力合约周均价13947元/吨,较前周上涨2.5%。
3、期货明显上涨,现货基差略下调,总体成交价格上涨百元左右。新疆库31/41单28/29对应CF301合约在300-950元/吨;疆内企业一口价报价略有上涨,在13950-14550元/吨左右;内地库资源价格较为坚挺,在15000-15600元/吨。周初纺企成交谨慎,虽然棉价跟随期货逐步上涨,但企业订单不足,部分企业打算春节提前放假,节前备货谨慎;周中后期,随着纺企下游纱线有动销迹象,部分企业去库存较为显著,同时新接订单增加,原料捉襟见肘,开始进行一定节前补库,但集中在一些资金较为充足的大型纺企。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仍较大,原料保持随用随买,部分仍有提前放假计划。周内现货中国棉花指数周均价14991元/吨,较前周上涨0.6%。
4、新疆籽棉收购加工逐步提速,进度较慢的企业加工仅完成1/3,部分地区要持续至明年3月份左右。在市场氛围转暖的带动下,籽棉收购价仍保持稳中上涨走势,周均价也突破6.3元至6.41元/公斤,环比上涨2.03%;其中机采棉收购均价6.2元/公斤,环比上涨1.94%;手摘棉收购均价6.9元/公斤,环比上涨1.88%。本年度新疆籽棉收购均价6元/公斤,同比下跌42.47%;机采棉5.88元/公斤,同比下跌42.97%;手摘棉6.96元/公斤,同比下跌38.35%。截至12月15日,新疆皮棉累计加工总量345.43万吨,同比减幅18.92%。其中,手摘棉累计加工量41.6万吨,同比减幅25.3%;机采棉累计加工量303.8万吨,同比减幅18%。
5、ICE期棉周一在USDA12月月报大幅下调全球需求预期影响下明显回落,市场对于需求恶化的担忧情绪蔓延,纽期持续承压。周中后期美棉签约量骤减,以及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如期加息50个基点并重申鹰派立场,坚定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继续拖累棉价下行。从未点价合约上报量来看,oncall卖单数量连续第二周小幅增加,但目前持仓持续处于近年低位。本周ICE期棉主力周均结算价81.07美分/磅,较前周跌1.6%。
【纱线资讯】
1、纱线价格出现久违上涨,部分贸易商和库存低的纱厂报价上调幅度可达300-500元/吨,也有部分库存高的纱厂为去库报价暂时持稳。无论棉花还是棉纱,上涨后市场实际成交量并不多,略显“有价无市”,表现出“期强现弱”的态势。当前纱厂、织造厂的开机有从低位转好的态势,广东多地解封,中大市场恢复营业,周边制衣厂也陆续开工,佛山地区大圆机当前开机从不足2成提升到3成左右。
2、粘胶短纤前半周相对稳定,市场等待国内大厂新一轮价格措施出台,部分中低端价格出现小幅下跌在200-300元/吨,中高端价格小跌至12700-12900元/吨左右,个别低端在12500元/吨左右。而进入周三后,国内一高端大厂减产消息公布,集团整体减产30%左右幅度,支撑市场。
3、目前,除了进口OE8S-OE16S棉纱出货仍表现稍好外,江苏、浙江等地进口C21-C32S中高配环锭纺纱成交也触底回暖,但印度、越南等产地40S及以上高支普梳/精梳纱交投仍比较清淡,贸易商、织布厂对签约远月船货信心不足。
4、浙江杭州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近一周多来,中国各主港棉纱“去库存”的进度有比较明显的加快,尤其气流纺纱、低支环锭纺纱,贸易商纷纷抓住春节前的这一波短暂利好,加快出货,回收资金。该公司认为,近几日进口纱整体成交好转,除了与疫情防控全面松绑、国外采购商补单有关外,还与9-11月份各轻纺市场贸易商、织布厂棉纱囤货明显偏低(部分织造企业已有12月底前放“春节假”的打算)及11月份外纱到港量或不足6万吨有关(投机性采购减少),因此判断行情不具备可持续性,建议贸易商不要惜售,较大幅度上调棉纱报价,以免错过出货机会。
【坯布印染资讯】
1、近期市场稍有起色,随防疫政策放宽,加之棉花、涤纶期货市场价格高走,给下游工厂提振信心,不少纺纱厂价格也水涨船高,普遍提高300~500元/吨,粗支纱线紧俏,尤其是能提供可溯源资料的纱线品种。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棉类原料溯源以成常态化。(综合经营部-赵开国)。
2、近期市场整体变化不大,小批量出货,市场价格较乱,价格竞争激烈,报价还是以外棉溯源为主,多数客户没有备货意愿,本地染厂订单不足。(综合经营部-薛传委)。
3、棉花国内期货上涨幅度较大,但现货价格变化不大,疫情政策放宽,也是期货上涨的利好消息。国外期货与现货受美国调查报告的影响,双双下跌 ,纽期多单减少也会加快棉价的下跌。(经营实旺部-张婷婷)。
4、近期市场订单有一小波反弹,都赶着年前发货,染厂异常忙碌,定织品种已经来不及了,常规品种订单依旧在发货,赶货,大部分染厂放假时间都是1月10日左右,但是不排除疫情影响,快递物流已经出现明显脱节现象,时效保证不了。(经营传华部-周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