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棉花网专讯:据山东、江苏、河南等地棉纺企业反馈,受8月下旬以来郑棉、ICE盘面价格联袂上涨的影响,棉纱出口报价整体性上调300-400元/吨(高支纱涨幅略大),但明显低于棉花期现价格上涨幅度,并且实际提涨并不顺畅。
目前纺企大多根据自身订单、库存情况及原料成本进行适度上调,对于一些大客户、老客户、中长期订单仅上调100-200元/吨。山东泰安某纺企表示,近期棉花涨幅明显强于棉纱,企业新接订单利润较7、8月份有所恶化,并未随产业链“金九银十”旺季到来明显好转,一些小型棉纺厂、织布企业的开机率仍处于相对低位。
从调查来看,近半个月来,广东、江浙、山东等地棉纱询价及销售呈现缓慢增长,C21-C40S棉纱表现稍强,主要受到内销床上用品、家纺及2024年春夏季订单的支撑,纺企大多处于“要利润还是要订单”的两难选择境地。如果要利润则很难接到中长线订单、大单,只能靠小单、散单维持生产,减停产或成常态;要订单则没有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所接订单越多、交货期越长亏损风险越突出。
浙江某布厂表示,虽然近期沿海地区工厂订单有所好转,但利润过低,企业接单、排单难度大,只能持续压缩工费进行调整(工费创新低)。一些小厂因散单多,批量小,交货期紧张,已陆续出现合同逾期执行的现象。
据了解,杭州、绍兴及周边地区印染厂将从9月15日开始限产,一些面料服装企业或赶在9月15日前下单,希望染厂能及时排单、交货。业内分析,印染厂限产对棉纺织、服装企业的影响虽然比较短,但对企业接四季度出口、内需订单干扰仍不容低估。河北保定某纺企表示,目前C32S中高配棉纱报价仅高于3128B棉花(内地库)6500元/吨左右,对于大部分棉纺企业而言即期利润为负,再加上染厂减停产,如果“金九银十”的表现明显弱于逾期,纺企减产、放假的现象或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