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时听汪中求老师讲了细节决定成败的课程,感触颇深。总结两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细节,随处可见,随时可见
因为人们总喜欢把小事看得太容易,看作细枝末节,所以就容易忽视它,不屑于做,更不愿意把事情做细、做透,结果难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孤立的事物,不见内在的联系。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了我们只能够在肤浅层面及粗糙的水平上,不断地重复,而不是通过细致而韧性的努力,不断地提高。
事情是否做的细,是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能力确定的,要把细节纳入整个事情中来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细节背后的东西,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实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细节真的不是 “细枝末节”,而是用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坚持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原则,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当我们的规则能覆盖我们将要做的所有事情,我们才有做好它的可能。在精确、细化的目标引导下,需要的人员在明确的岗位上做流程清晰、标准清楚的事情。而且团队整体协调,减少直至消除事与事、人与人之间的间隙。可见公司一旦做出精细化管理,那么每个人的职位、工作性质、工作目标、未来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人与人之间沟通将会更加协调统一,也会更进一步避免资源浪费、时间浪费的问题。
德胜洋楼——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家专业从事美式木制洋楼建造的公司,费用报销不必经过领导审批,签上自己的名字即可。报销无需签字的背后,是完善的抽查制度、报销的尊严体系、完善的预警体系、员工信用等级系统、供应商的反腐公函等一系列相配套环节。这说明想使管理变简单,必先要制定一套完善、可执行的规则,也就是将所有事情细化,考虑所有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一一做出详细规定。
管理正是如此。管理就是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建立可操作、易执行的作业程序,是基于作业程序的管理工具,最终必然是通过训练使组织成员素质得到提升。作为一个管理人员,经过这堂课深深明白了“细节”的涵义,感觉到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