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份总景气指数收于1220.61点,较4月份下跌0.18%,与去年同比下跌9.64%。
5月份企业生产景气指数环比推升,生产信心指数环比下滑。5月份,企业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621.41点,较4月份上调2.40%。今年,国际经济复苏仍将处于较为艰难的时期,欧美形势均不乐观,市场对未来的国际贸易环境依然信心不足。因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国际采购商将部分纺织服装订单继续向越南、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转移。而内销方面,需求亦相对有限。不少绍兴规模型纺织服装企业受柯桥春季纺博会推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拉动生产景气指数环比推升。但在用工成本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市场需求增速继续放缓,大众产品利润空间仍有压缩,中小企业仍面临较为严峻困难与挑战。因此,在本期调查中,企业生产信心指数收于851.01点,较4月份下跌2.96%。
生产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和效益类指标环比推升,信心类指标环比下滑。因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5月份生产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指标较4月份呈现环比推升走势,其中产品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较4月份呈现环比推升走势。效益类指标较4月份亦呈环比推升走势,其中产品毛利率、产品库存周转速度较4月份呈现环比推升走势。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纺织品出口不足等影响,信心类指标较4月份环比下滑,其中,企业经营者对市场需求判断、对产品获利能力判断、对企业前景判断信心指数较4月份环比下滑。
坯布类、服装面料类、家纺类生产景气指数不等量上调,原料类、服饰辅料类生产景气指数不等量下跌。5月份原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053.38点,较4月份下跌2.65%;坯布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2549.97点,较4月份上调4.65%;服装面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293.36点,较4月份上调0.67%;家纺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123.03点, 较4月份上调4.96%;服饰辅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422.33点,较4月份下跌6.31%。
柯桥纺博会已成为行业风向标。本届柯桥春季纺博会上,不少企业纷纷加强设计和成衣效果展示,引领消费需求。目前绍兴纺织产业提出构建国际纺织创意中心的发展目标很好,如何令其真正成为纺织产业的风向标与流行趋势的发布中心,要考虑通过以点带面,即培育创意产业的土壤,依托于本地已有的产业优势与龙头企业,通过周期性的流行趋势发布、创意设计大赛、创意基金的建立等多种手段,加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塑造引领时尚的话语权。
5月份市场流通景气指数环比下跌,市场流通信心指数小幅下滑。5月份,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945.04点,较4月份下跌2.53%;市场流通信心指数收于961.36点,较4月份下跌0.60%。
流通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和效益类指标环比下跌,信心类指标小幅下滑。5月份中国轻纺城市场成交分化明显,传统市场大众面料成交较4月份有所不足。流通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指标较4月份环比下跌,其中市场总成交额、市场总成交量较4月份环比下跌。效益类指标较4月份环比下跌,其中产品毛利率较4月份环比下跌,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较4月份环比下跌。传统市场创意面料营销继续走畅,但大众面料跑量销售已趋缓和,信心类指标较4月份小幅下滑,其中,市场经营户对市场需求判断、对品种获利能力判断、对本商位经营前景判断较4月份小幅下滑。
原料类、坯布类、家纺类、服饰辅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不等量下跌,服装面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环比回升。5月份原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816.16点,较4月份下跌4.45%;坯布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834.63点,较4月份下跌10.06%;服装面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1095.32点,较4月份上调3.81%;家纺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972.91点,较4月份下跌6.84%;服饰辅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1462.69点,较4月份下跌8.01%。
服装面料营销继续分化,多类创意面料继续畅销。5月初中国轻纺城服装面料成交振荡推升,至5月上旬受春季纺博会推动,喷织、针织面料多品种市场营销局部顺畅。5月中旬适销对路的涤纶仿真丝面料和锦涤、锦棉、纯棉面料印花与染色品种互动,喷织印花雪纺、针织印花两面弹T恤布和印花人棉布市场销量继续增长,创意面料市场营销优势继续显现。5月下旬对口创意面料现货成交和订单发货局部继续活跃,适销对路的服装面料局部成交增量,创意面料营销优势显现。至5月底夏季面料销售相对缓和,大众花型面料成交不足,喷织印花雪纺、针织印花两面弹T恤布大众花型面料销量下滑,秋季面料开始动销。染色、印花、绣花、烫金等后处理深加工的服装面料,以改善面料质地档次为宗旨且创造出产品新风格,提高产品附加值。
预计2012年6份景气指数升幅相对有限。业内人士预计:至6月份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创意面料将继续畅销,但夏季服装面料跑量销售将呈现下降走势,家纺面料成交亦将显现不足。2012年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压力和不确定因素仍较多,这些将影响行业出口增长。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改善和政策支持等将推动内需市场的增长,但增速可能比上年降低,现在中小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仍不明显,以数量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头,行业将进入转折期,要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