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日额外发放40万吨进口棉花配额的消息并未引发市场波澜,只因这一配额的性质是"加工贸易"配额,不是"滑准税"配额,而当前市场的目光都聚焦在9月开幕的收储大戏上。
所谓"加工贸易"配额,就是获得配额的企业可以实现零关税进口配额棉花,但一般企业只有有了加工贸易的订单后才能使用该配额进口棉花,因而适用面相对於"滑准税"配额也就是一般贸易配额要相对狭窄,流通性有限。
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要走出当前的沉闷局面,可能得等到9月开秤的国家棉花收储.而考虑到当前下游疲弱的需求,以及国内外巨大的棉花价差难以抹平,行情究竟能有掀起多大波澜仍是未知数。
"这个配额不值钱,是来料加工的,现在出口订单少,(配额)市场价600元(每吨)都没人要."国内一大型棉花贸易企业人士称."我们现在就是等着,等着收储开始。"
上述贸易商人士并称,在收储开始之前,作为棉花企业现货商,只能"硬着头皮做,现阶段的操作思路就是买近合约,抛出远期合约,或者买现货,抛期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但目前国内外的棉花价差则高达数千元,因为中国实行棉花进口配额制,若没有配额,低价的国外棉花无法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滑准税棉花配额的价格已经飙升至每吨4,000元人民币左右。
而国内的高价棉花乏人问津,棉花现货市场格外交易清淡,只能静待收储,亦令期货市场的表现受到抑制,美棉和郑棉的价格走势沟壑难平。
受经济不振需求疲弱影响,今年国内外的棉花价格均在数年来的低位,郑商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周四受释放储备拖累收跌至19,575元人民币,已较2月的年内高点跌15%,同期,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指标亦受中国释放储备而收跌0.22%,较2月高点跌逾20%。
不过,国内外逾2,000元以上的棉花价差仍吸引着很多贸易商的投机欲望,但结果却是:中国港口保税库的廉价棉花堆积如山,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下游需求疲弱的背景下,棉纺企业的日子倍感两头煎熬,很多企业苦等进口棉,"没有进口棉就不开工。"
市场人士更是表示,虽然中国的棉花进口实行配额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棉农利益,但中国棉纺企业高成本已经伤害了整个棉花产业链下游,并严重削弱了其国际竞争力,而在当前危机下缩水的外贸订单已转向印度、土耳其等国,相反中国企业还开始进口棉纱,以曲线降低棉花成本。
现在国家和市场的焦点都在收储上,随着9月收储开秤的日期邻近,郑商所的棉花期货价格亦在向收储价格靠拢,这给很多投资者以做多的信心。
"马上要收储,价格肯定是往上走,有一个向上的拉动力,是比较好的入市依据,"格林期货棉花分析师马占称,近月期货价格应该会逐步向20,400元人民币/吨的国家收储价格靠拢。
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的资金流入棉花期货的迹象,但在整体缺乏投资题材的中国期货市场,"收储"或仍不乏是一次投资机会。
不过,中国正考虑释放棉花储备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更大,这一措施无疑会打压期市反弹力度.而受这一消息影响,ICE(洲际交易所)期棉的反应就是下跌。
马占并认为,收储为国内棉花期价带来的动力或许是有限的,一旦棉花期货价格触及国家收储价位,将会引发庞大的套保盘,从而令价格掉头下行,因此收储价格料可能已为郑棉封顶.他并建言投资者以短线投资为主,控风险尤为关键。
目前政策可能是比供需更能影响中国的棉花价格,国家仍表示会和去年一样"敞开不限量"地收储棉花,但悲观者仍对即将到来的收储的效力和执行力持有怀疑态度,亦因此削弱期棉的涨势。
毕竟,今年的市场状况跟去年是不一样的,面对已然供大於求的基本面,如果今年中国仍敞开收购棉花,将令中国市场的棉花国储达到750万吨,相当於全球一半库存。
一家大型期货公司的高级研发总监亦强调,虽然收储可能带来一波行情,但收储其实并不能带来基本面的根本改善,因此收储这几个月可能行情能有所起色,但随後棉花价格可能会跌得更多。
而上海某期货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更是表示最近对中国期市更多是观望,操作上最多是"极少持仓,短线操作",且目前还无意介入棉花收储大戏,在他看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令整个市场变得如同赌博一样,失去了投资价值。
棉花期货价格周四下跌,生产商继续在76美分上方抛售,因市场消化中国政府可能在下月售出最多15%库存棉花的消息,此举恐导致本已饱和的棉花市场供应过剩。
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中国发改委近期已下发额外的40万吨进口棉花配额,以纾解纺织企业成本压力.中国并将考虑9月投放国家棉花储备,计划是抛储100万吨国库棉左右。
CotLook称,到明年7月,全球棉花供应过剩料达逾300万吨,因产量增加及中国需求下降。
中国海关公布7月大宗商品进出口最终数据称,当月中国进口棉花40.58万吨,同比增长158%,而1-7月则进口棉花同比增长133%至345.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