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联合会的主要职能部门、部分专业协会和八位来自企业的同志都做了很好的发言,各自讲了对行业当前严峻形势的判断和自身积极努力应对的思路及办法。大家讲的都很客观、认真也很全面,使我们大家深受启发,更加坚定了克服目前行业面临困难的信心。下面,我就今年以来纺织行业运行总体态势、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下半年行业在自身稳增长、调结构方面的工作和联合会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内容,讲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主要讲以下四个方面:
一、2012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减弱,纺织行业经济增长减速态势仍在延续,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整体运行形势比较严峻。主要特点有下列五个方面:
(一)生产增速全面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7月,全国3.68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467.13亿元,同比增长10.9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8.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0686.37亿元,同比增长10.5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9.44个百分点。2012年1~7月,主要大类产品中,化纤、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36%和10.75%,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84和3.50个百分点;纱、服装产量同比增长12.91%和11.8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73和0.31个百分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统计,由于订单减少,棉纺行业限产停工现象突出,约30%棉纺大型企业限产,50%中小棉纺企业停产,纱产量下降3%。
(二)内销明显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7月,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0%,低于上年同期7.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仅11.3%,低于上年同期5.5个百分点。受内需增长减速影响,纺织行业内销增速明显放缓,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内销产值25770.28亿元,同比增长12.4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0.34个百分点。
(三)出口形势严峻。根据海关快报数据统计,2012年1~7月,我国共出口纺织品服装1374亿美元,同比下降0.2%,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5.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出口总额同比增幅8.0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出口829.3亿美元,纺织品出口544.7亿美元,同比均下降0.2%。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测算,1~6月,我国服装出口价格同比提高6.68%,数量同比下降3.85%;而纺织品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02%,数量同比增长2.76%。
(四)投资增速趋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7月,纺织行业累计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163.98亿元,同比增长16.8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9.4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7945个,同比减少9.35%。中、西部地区新增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7月中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长18.72%,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0.48%,较上年同期提高0.4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长19.74%,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99%,较上年同期提高0.19个百分点。
(五)企业效益下滑。2012年1~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1147.93亿元,同比下降1.9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3.1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4.46%,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产成品周转率为18.19次,同比下降4.94%。企业亏损面为18.39%,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24.13%。化纤行业利润呈现大幅负增长态势,1~6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2.27%。受国内外棉价差影响,普通纯棉纱企业全部亏损,缺乏棉花进口配额的棉纺企业运行困难。
二、当前纺织行业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建设纺织强国为主线,努力促进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当前行业运行面临着一系列的突出问题,有些是因政策时局和外部环境变化等短期因素影响而愈显突出,有些则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回避且将长期存在,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对策去寻找解决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业外部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需求不足。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日趋恶化,美国及欧盟实体经济缺乏有力支撑,失业率居高不下,进一步制约其国内消费和市场需求增长。2012年1~6月,欧盟从区域外进口纺织品服装总额同比下降6.8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4.76个百分点;美国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总量同比仅增长0.5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2.31个百分点。国内方面,宏观经济不断下行,市场需求不旺,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终端产品价格提升困难,导致当前企业普遍订单不足,企业效益明显下降,消费受到明显制约。1~7月,我国衣着类商品零售额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不足14%,为近年来少见的低增速水平。
二是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拉大。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及下年度丰产预期影响,近期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继续呈现较快下跌走势,与国内棉花的价差继续拉大,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据相关市场数据,2012年1月4日,国内328棉价格为1918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为100.35美分/磅,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6169元/吨,计征滑准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6657元/吨,与国内棉花的价差分别为3014元/吨和2526元/吨。而到2012年8月12日,国内328级棉价格1839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84.95美分/磅,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3695元/吨,计征滑准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4611元/吨,与国内棉花的价差分别为4698元/吨和3782元/吨,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较年初明显拉大。目前,我国棉制产品出口全面负增长的态势仍在延续,1~6月棉纱出口额同比下降18.57%,棉织物出口额下降4.99%,棉制床上用品出口额下降9.63%,棉制服装出口额下降0.69%。
三是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拉大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加之我国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带动出口价格提升,造成了部分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转移至其他国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6月,我国在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37.75%,较2011年同期仅提升0.85个百分点;在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72.8%,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1.93个百分点,而同期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在美、日市场所占的份额均有所上升。
第二,行业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
1、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不断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劳动力、土地租金、能源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呈现刚性、持续上涨态势,有效化解不断增加的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已经成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期任务。根据联合会最新的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各项要素价格继续上涨,其中用工成本增加最为突出,81.7%的样本调查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49.9%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10%~20%之间,12.4%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20%以上。在此次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63.9%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影响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中部地区的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76.5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棉纺行业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60.5%的企业认为“国内外棉价差拉大,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是企业效益下滑仅次于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同时,纺织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等因素与之叠加,虽然行业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多数企业仍然难以完全覆盖多重成本上涨因素,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提价空间有限,企业面临的成本上涨压力不断加大。
2、企业经营效益分化明显。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需求增速放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形下,纺织企业经营效益分化趋势明显。例如中国家纺行业协会抽样调查的200家企业,2011年利润率高于行业均值的81家企业,实现利润占200家企业利润总额的76.72%,平均利润率达到10.08%,其中44家企业实现利润占总利润的47.50%,而低于利润率平均值的119家企业利润仅增长0.51%,平均利润率为2.46%,其中亏损的7家企业平均利润率为-2.41%,利润降低了16.55%。同样这200家企业,2012年以来利润率高于均值的68家企业,实现利润占利润总额的78.40%,平均利润率达到10.36%,其中35家企业的利润占全部企业利润的49%,而利润率低于均值的132家企业利润降低了21.93%,平均利润率为2.12%,其中亏损的29家企业平均利润率为-2.78%,利润更是降低了265.70%。
3、产业链上下游行业效益状况不平衡。由于产业链上游行业去年效益较好基数较高以及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下游行业对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变动反应较上游行业企业更为灵敏和直接,导致终端行业企业的经营效益要好过上游行业。今年,在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情况下,各分行业经营效益按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化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企业中,棉纺、化纤行业利润呈现负增长态势,1~6月化纤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2.27%,105家棉纺织骨干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8.11%。而同期,服装、家纺、产业用等三大终端行业利润呈现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9.66%、18.43%、13.50%。
4、按所有制和区域分企业效益差异明显。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按区域划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表现较差,利润下滑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6月,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增速按区域划分,中部地区表现最优,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4.21%;其次为东北三省,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0.07%;再次为西部地区,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0.19%;东部地区表现较差,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4.75%。据联合会最新的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东部地区45.3%的企业盈利出现减少,中部地区24.1%的企业盈利出现减少。同时,按所有制性质规模以上企业盈利情况表现为,民营企业的亏损面较小,而国企和外企的亏损面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6月,规模以上的私人控股企业有2.79万户,亏损面为15.36%;而同期国有控股企业有486户,亏损面为34.57%;集体控股企业有638户,亏损面为24.61%;港澳台控股企业有3961户,亏损面为28.35%;外商控股企业有2579户,亏损面为28.16%。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在行业整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状态中,行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不少,既有宏观外部环境影响而显现的问题,也有纺织行业受自身情况特点约束而形成的问题。对此,需要我们冷静观察、认真思考、沉着应对。
三、稳增长、调结构,努力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判断来看,要对外部形势的艰巨性、复杂性作长期的足够的考虑和准备,关键是要在把握好大的经济形势下,确定好自身定位,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根据行业情况,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特点,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把调整产品结构与拓展新兴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东盟和非洲两个市场有新的亮点,上半年出口到东盟的纺织品服装增长22.35%,出口非洲增长18.23%。中国服装协会提供数字,今年6月份出口均价在5美元到11美元的产品单月出口金额增长13.65个百分点。因此,必须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寻找市场机会。
围绕终端市场需求,加大化纤产品开发力度。这对行业自身稳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对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化纤产品开发中,大企业要发挥更多作用,建立大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上下游贯通的开发机制。化纤行业的发展要更多注重上下游贯通来控制风险,规模数量发展要谨慎,要进一步加强自律,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6%,其中三项费用提高了0.35个百分点,反映了成本费用提高而产品价格难以消化的情况。加强企业管理必须持之以恒,总会有潜力可挖。这次理事会上有些企业所提到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家纺企业富安娜的管理以及企业的经营理念在行业中领先,但今年依然把管理的目标集中到终端销售点上,通过改善门店,提升形象,提高销售量和价格,使富安娜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24.83%,利润增长27.61%。无锡一棉打破传统的运转管理和作业方式,探索精细化劳动管理,万锭用工在25人以下。今年纺织联合会环资委开展百万节能义诊活动,许多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包括愉悦家纺、山东亚光、无锡一棉、安徽华茂等。在节能这一环节依然有巨大潜力,也充分说明管理无止境。因此,在困难情况下,加强行业管理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手段。
(三)积极探索和推进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资源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同时处于高技术和知名品牌垄断以及调整产业政策、寻求实体经济回归的阶段,而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周边东南亚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与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势必激烈。因此,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跨国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的实施。当前,我国纺织工业人工成本进入持续高增长期,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加大,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没有根本解决。中国纺织工业在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以及价值链高端竞争优势远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稳妥的推进跨国资源配置应该是一种趋势。在推进跨国资源配置中,要充分研究和用好国家走出去的政策,要充分研究和了解所在国的政治、法律以及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劳工等相关政策,使跨国资源配置能真正做到既积极,又稳妥。
要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区域结构调整。近几年,纺织行业的产业转移、区域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推动纺织产业转移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支持环境。2011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9.7%,比2009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中部五省提高了3.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部五省继续提高1.1个百分点。产业转移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包括龙头企业带动以及区域对接等好的模式。下一步在产业转移中始终要把握好三个基本点,一是把资源环境协调作为根本保障;二是把统筹产业链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着力点;三是产业转移与东部地区优化提升要同步推进。
要积极推进跨行业的联合和资源优化配置。纺织工业的原料涉及农业和石油化工行业,装备涉及机电行业,营销涉及现代服务业,以及纺织行业的环保和节能、产业用纺织品的终端涉及二十多个产业。纺织工业的供应链管理、产业链建设以及最终纺织产业的由大变强,必须更加广泛的进行跨行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资源优化配置。要充分积极利用好跨行业的人才、技术、资本市场,做到充分有效合作,加快行业提升。
(四)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前提,立足长远创新经营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自身长远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
当前企业在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新的经营模式应时而起,包括电子商务、快时尚、高级和大众定制等,应该说这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所采取的一些积极的措施。一些企业在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对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要充分关注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国内尽管政治经济稳定,但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也会呈现阶段性特征。国际和国内竞争加剧,竞争对手如林,对此,都要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
从根本上来说,经营模式变化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既然是战略问题,就要把战略的目的、步骤,尤其是出了问题如何应对,都要想清楚,尤其要把自己凭什么去竞争要思考得更加周到。要真正掌握市场形势变化和竞争对手情况,要有效的营造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参与市场竞争,以己之长,补己之短,趋利避害,有效规避竞争风险,在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中健康发展。
(五)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建立企业间公平竞争格局,建立必要的和谐共荣的竞争关系
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建设,是中国纺织工业品牌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坚持社会责任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本,对劳动者、消费者,对环境、资源、市场秩序,企业都应遵守相应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这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必要条件。当前,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及对先进企业成功案例的宣传。同时,重点推广落实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在行业形势不好的时候,更加要遵守公平竞争格局,防止非正常竞争手段发生,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的手段出现。企业要体现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敢于说实话的责任感。比如浙江富润集团的赵林中同志,每年在全国两会上都在深入调研行业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提案,涉及许多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困难情况下的企业需要抱团取暖,体现建立必要的和谐共荣的竞争关系,可以说这是企业的一种策略,更是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表现。
四、纺织工业联合会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积极推进棉花体制改革
在当前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拉大的背景下,抓紧研究如何稳定棉花市场供求和促进棉纺行业稳定协调发展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棉花政策与体制改革,对稳定和协调全国纺织工业的平稳健康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一阶段,联合会以棉花工作委员会为工作平台,围绕业内9名企业家向国家提出“调整棉花政策,维护产业安全”的联名上书,重点向政府反映行业的政策诉求和具体方案,引发了政府各有关部门开展研究讨论调整棉花政策。最近,联合会进一步抓住当前棉花及纺织产业面临困境带来的调整机遇,把稳定新疆棉花和棉纺生产作为推动国家棉花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落脚点,重点围绕棉花种植直补、进口棉与新疆棉差价补贴、增值税高征低扣等政策建议要点,加强与新疆自治区、兵团的协调联系,共同研究和制定政策建议的可行性方案,明确向国家反映政策诉求的方法和途径,形成行业组织和新疆自治区、兵团的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促进棉花体制与政策改革,期望尽快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反馈和政策支持。
(二)加强和继续推进统计信息基础工作
今年上半年,联合会制定了《深化完善行业统计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包括建立完善统计监测系统,深化分析研究和信息发布,以及充实基础,完善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按照进度,下半年要启动企业直报系统,同时进行重点产业集群的统计数据完善及专业市场的价格跟踪等方面的工作,希望各有关企业、产业集群以及专业市场能够全力配合支持。
统计分析工作是联合会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所能掌握的统计数据还是有所局限,更重要的是在一些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深入完善统计分析工作,不仅对正确认识行业形势,指导行业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在对向国家正确反映行业情况、争取政策支持也十分关键。这件工作尽管难度不小,但一定要继续全力推进,争取有所进展并取得效果。
(三)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和纺织强国建设纲要,扎实推进纺织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工作
今年5月,联合会正式发布《强国建设纲要(2010-2012年)》,之后又制定了今年的重点工作。科技工作今年的重点是对纺织原料、节能减排、高端装备等行业最急需的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对成熟的技术加大推广力度。下半年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精神,在研究吃透有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纺织行业技术开发重点,推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对于已经研究和确定的超仿棉开发和应用项目,要按照不同系列产品加快开发力度,争取早出成效。
品牌工作今年已确定以提高行业品牌贡献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服装、家纺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带动产业链各环节品牌建设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开展品牌企业培育和试点工作,纺织行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品牌信息库、开展区域品牌试点工作、搭建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发布品牌发展年度报告等工作重点。上半年已完成“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下半年,各项工作将进一步完善深化,并重点完成《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年度发展报告》,由工信部和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发布。
可持续发展工作,今年主要围绕以实现低碳、绿色和资源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广成熟的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建立节能减排示范企业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的标准制定为支撑,开展一系列工作。今年上半年已开展了包括《纺织废水膜法深度处理机回用技术规范》等项目的标准制定,节能减排百万义诊活动,纺织行业节能、环保数据分析,以及围绕染整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工作,制定“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目录”以及制定染整产业技术改造专项升级方案。下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广成熟的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百万义诊活动。
人才工作今年围绕建立纺织行业人才库,加强纺织行业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加强纺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进院校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卓越设计师培养计划,开展行业技能大赛及在校学生技能大赛活动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已联合院校,并结合卓越工程师和卓越设计师培养工作,向国家申报了19家纺织服装企业作为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建设单位。在成都、广东、武汉、宁波、南京、常州设立“纺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了多项职工技能大赛,下半年要按照已经确定的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
(四)树立推广企业管理先进案例,加大国际市场分析调研,为企业拓展市场和走出去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
继去年总结表彰推荐“全国纺织管理创新成果大奖”后,今年将继续围绕“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管理创新”,挖掘、推荐、评选行业中这方面的优秀企业,将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全行业推广、宣传,提升全行业管理水平。今年将结合当前纺织经济形势,探索企业管理以及管理创新方面新的亮点,总结可行的创新领域和可操作的创新途径,在行业内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将优秀企业推荐到国家级评选活动。
今年要完成好12个来华展,2个境外自办展和境外市场展。在考察与交流团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围绕当前行业的出口市场和境外投资开展调查研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和对外投资商贸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多和更有效的信息服务。
当前,纺织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行业自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增加,纺织联合会的工作也面临严峻的考验,联合会要在总结多年形成好的作风和经验的同时,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举措,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全力做好服务。当前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应该是多方面的,既有行业外部,也有行业内部,既有宏观层面,也有中观和微观层面,只有把宏观层面看准,中观层面吃透,微观层面看清,才能有针对性做好服务。各专业协会以及各部门要根据行业情况,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真正有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向政府提出有价值建议,向企业发布有针对性信息,把握好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二是要突出行业重点,讲究实际效果。联合会所做的工作范围和涉及的面比较广,更要注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到分析和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上来。当前,重要的是要紧紧围绕纺织强国建设纲要和纺织“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和指标,把事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解决的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技术难关,重要人才培养等抓住不放,争取对行业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能够有所突破。
三是要广泛开展联合,提高工作效率。要完成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必须更加广泛的开展联合,以形成合力提高工作的效果和效率。要加强联合会内部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合,围绕行业的一些关键问题联合开展调查研究,真正的发挥联合舰队的作用。要加强和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的联合以重点突破关键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与各地方政府、产业集群、地方行业协会的联合,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加强与终端各有关方面的联合,进一步拓展纺织行业市场空间。
四要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纺织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联合会还必需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要重点探讨企业欢迎、效果明显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同志们,今年下半年形势有可能会更加严峻,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信心,冷静观察,积极应对,共渡难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全年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保盈利”的目标,为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的平稳转型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