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棉纺织行业在“内忧”(国内消费不振)、“外患”(内外棉价差悬殊且出口需求萎缩)的夹击下,行业运行状况持续恶化,限产停产已是普遍现象。
棉纺企业利润下滑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关人士透露,由于外部不利因素集中作用,企业发展压力过大,今年上半年纺织行业整体效益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9%,企业亏损率达18.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24.1%。
作为纺织企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棉纺行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突出,行业利润呈负增长态势。105家棉纺织骨干企业利润下降52.1%。
小编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百家骨干棉纺企业的调研中了解到,至少30%的规模以上企业已经限产,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因用棉成本过高而停产,绝大部分企业每产一吨纯棉纱亏损都超过2000元。
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均呈现利润下滑或亏损状态:中国最大的棉纺织企业魏桥纺织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8月中旬,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人民币77.1亿元,较2011年同期下降约4.0%;其母公司股东应占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90%,仅为5400万元人民币。华芳纺织2012年上半年则身陷亏损泥潭,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2.28%;但营业总成本高达7.88亿元,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76万元。常山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亏4000万元左右,同比减少318.18%。
对于外界质疑内外价格差异巨大导致纺织行业亏损的说法,国家发改委经贸司负责人张显斌表示,内外棉价差对纺织行业影响有限,并不是造成其困难的最主要因素,国家也在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价差。事实上,有原料价格优势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也呈现下降趋势。
张显斌指出,内外棉价差主要影响体现在纺纱环节,纺纱的原料成本占比超过70%,出口型、中低档纱影响最大。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棉纱出口占比仅为0.9%,出口纱既不是目的,也不是强项,而且还有进口棉配额补充,因此影响程度有限。
出口低迷需求持续萎缩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8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46亿美元,同比减少3.35%点。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80.42亿美元,同比减少8.64%。
据中国棉花网信息总监冯梦晓介绍,2011年我国棉制品出口下降非常明显。棉纱出口下降11%,棉制服装下降13.6%,棉针织品出口下降9.2%。由于下游行业经营持续低迷,对棉花的需求也是持续下滑的。
张显斌称,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萎缩。长江期货分析师梁杰亦分析指出,今年国内棉花需求量在700万吨左右,比起去年1000多万吨的需求量,减少将近1/3。
据了解,因消费不振,目前全球棉花供大于求,库存仍在增加。首创期货研发中心经理董双伟分析指出,9月USDA棉花报告显示,全球棉花库存增至1666万吨,中国库存调至773万吨,库存量与消费量的比值高达71%,创下1960年以来的新高。
而消费方面,中国调低22万吨至827万吨,全球调低12万吨至2342万吨。由此可见,未来一年内全球棉花价格都难有大的上涨。
在国际市场需求难以明显好转、国内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预计行业出口压力仍然突出,致使行业产销增速进一步回落。由于棉花价格走势目前尚不明确,纺织行业出口负增长态势仍难以扭转。
棉纺企业面临整体洗牌 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纺织企业仍将处于困难境地,行业整体效益增速较上年大幅下滑,企业亏损面与亏损额都将有所扩大,更多中、小、微型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风险。
当前,影响纺织行业发展的压力因素仍然存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认为:“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逐年递增,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纺织行业中小型企业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纺织企业用工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高,根据调研情况,上半年纺织行业人均工资同比提升约15%;统计数据显示,1~7月国内燃料动力价格同比提高3%,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29.5%,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9.8个百分点。
加上受外需持续低迷、原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总体上看,当前行业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诸多风险。
张显斌认为,中国纺织业未来方向首先要满足内需,内外棉价差掩盖了行业内很多矛盾,纺织产能无休止地迅速扩张,一旦市场变化将难以应对。“我国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刚性提高,如果纺织品服装出口仍是大路货,将难以为继,而应发挥深加工环节的优势,通过提高附加值、树立品牌等方式提升纺织行业竞争力。”张显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