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令人挠头。棘手的,多样性,差异性,成长性高——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对中国市场的评语。自从业以来,小编一直相当关注并持续研究中国本土的大众消费市场,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消费者的“甄别”能力决定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与走向,它所体现出来的就是:物有所值并物超所值。
不同品牌的市场表现 对于中国服装业而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中国服装大众消费的基础,最为真实地反映着大部分中国人的服装消费情况,其影响巨大。
近年来,随着国际著名快时尚品牌的进入,中国服装品牌也在跟进学习,但笔者认为服装专业市场中的成功品牌就是中国服装业快速反应的最先实践者。那些从一个个档口中成长起来的批发商,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把握并制造了市场中一款款流行服饰。他们的直觉与生俱来,生存的动力练就了他们令人惊叹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当今的商业零售品牌中,就有不少优秀品牌从那里发展转型而来。中国品牌的平民化与草根性,决定了市场的多样化与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特征。
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品牌,带来了另一番市场表现。在部分新富阶层人士的非理性拥趸之外,有一些人开始真正体会奢侈品的“含金量”。这种“含金量”部分地体现为技术含量的设计表达,例如许多高端品牌卖的是“服装的线条”、“灵动的气质”、“优雅的品相”。奢侈品品牌表达出的设计意味,往往大于款式的变化本身。
当然,相较于奢侈品品牌,中间品牌是市场细分品牌中最具变化的,也最有市场空间。“细分”本身为消费者提供了无限的选择性,消费者学会了更多的“比较”与“识别”。
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消费者的“甄别”能力决定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与走向,它所体现出来的就是:物有所值并物超所值。优衣库为我们的品牌提供了一个范例,在它最为成功的品类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用贵的衣服的理念来设计平价衣服。其摇粒绒系列、超薄羽绒服系列为品牌核心价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积淀,创造了辉煌的销售业绩,看似没有设计,其实是用心设计,是用心良苦。
为谁服务?怎么服务? 前些天看了纪录片《大鲁艺》,很有意思,感触良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文艺界的经典理论文章。文艺为谁服务?怎么服务?这两个问题回答好了,文艺的作用也起到了。用“服务”的观点看,品牌、设计的服务对象就是消费者。市场调研,就是了解消费者,了解消费需求;设计,只有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才能实现价值。如今,各地所提倡的创意产业不应只是文化产业,它的本质应该是:用创意的手段服务需求,用设计与创新使制造业具备价值。
现在的设计应该以消费者为导向,满足和服务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代理商对于中国品牌的发展,曾经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代理分销制度具有天生的“缺陷”,就是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下一个分销单元。因此,对于依靠代理发展起来的品牌,在转型过程中,一定需要将设计的重点从分销代理需求转向消费者需求。而不是简单地针对代理商,以争取他们的订单为上。当然,这两者并不对立。
对设计从业者而言,在素养方面,要培养的是“见识”,而不是“见过”;不是用眼,而是用心看,所谓“知未明,观未见”,大有深意在其中。
在企业中,不同阶段的设计总监的工作性质与内容不同。对于成长型的小企业而言,设计总监以务实为要;而对于具有一定体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品牌)而言,设计总监更多的应该务虚。如今,个人设计师对企业而言,过度依赖的风险大于业绩本身,研发系统、设计团队更为稳定、可靠。设计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已迫在眉睫,这跟企业发展的进程和规模密切相关。
应变市场满足需求 从市场自身的变化来看,1996年前后的制造业转型,间接引发了之后1998年的商业转型。2005年以后是零售技术的革命,精耕细作,零售门槛提高。对于企业、对于品牌而言,要在商业快速发展与转型中实现自身品牌的转型与跨越,这是生存的必然。对于中国品牌的“本土化”、“草根性”来说,代理商和零售商各有优势,关键是用发展战略与阶段性策略来建立适合自己的营销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与市场调研至关重要。小编建议消费者调研、市场调研要自己去做。
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品牌的老化,比如当年如日中天的菲妮迪一下滑,玛丝菲尔很快补上。这是很可惜却又很自然的事情。未来,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速度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大多数依赖分销渠道成长的品牌面临转型,渠道增长模式要过“生死关”。买手是企业与店铺之间的桥梁,配货越来越重要,这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要探究其中的商业本质。
那么外贸企业要不要转战内销市场呢?那要看你有多少政府资源和商业资源可利用?看你能亏损多久?可这还不只是钱的问题。
如果说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早期是“乱世”,机会主义者用“胆识与魄力”为自己造就了今天的品牌世界。那么未来,“实用”才是真谛,品牌在未来最有可能进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成长模式。对于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对于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的了解和把控,成为品牌最为“实用”的基础。如果你能拥有如阿里巴巴的数据库,并知道如何开发、如何利用这一资源去实现品牌核心价值,你必将成为中国的“优衣库”或“Z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