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市场需求的紧缩,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速度放缓,让温州外贸形势已经无法和几年前的繁荣景象相媲美。当前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出口销售价提高有限、国外市场扑朔迷离等诸多困境,什么样的对策才最奏效?企业和政府最关心什么?为此,小编走访了温州市贸易负责机构和部分企业后发现,在艰难中寻找机会,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温州市商务局日前调查显示,今年1-8月份,温州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37.2亿美元,同比减少了3.1%,降幅列全省第一位。其中出口118.7亿美元,同比减少1.5%;进口18.5亿美元,同比减少12.2%。同时出口市场表现不一,受欧债危机影响,1-8月份温州对欧盟出口同比减少10.9%,是近两年来第一次出现最大幅度下滑。对此,温州市商务局局长苏向青分析认为:“外需不振和成本上升是影响外贸发展的共性原因,包括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激增,以及严峻形势下同行业的恶性竞争等。而企业转型升级滞后、金融风波影响是造成我市外贸低水平徘徊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温州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达到8051家,但普遍存在单体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议价能力弱,尤其是缺乏国际定价权等缺陷。
但是危险总是和机遇并存,由此在逆境中顽强地探寻生存之道,也让一些温州企业开始出现逆势增长。浙江新塬实业有限公司是永嘉最大的一家专业生产布面胶鞋的企业,产品全部出口国外。公司负责人告诉小编,前几年该公司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南美、非洲等地。近年欧美经济不景气,市场购买力下降,国外客户对皮鞋的消费大幅萎缩,而价格便宜的布鞋则变得非常畅销,特别是美国、意大利等国的采购商下单的数量和批次比去年更加频繁。公司董事长周海琴说:“我们把最好的员工,都是五年(工龄)以上的老员工抽在一条线,做(出口)欧美的鞋。订单已经到了十月,1-8月份(销售额)有5000多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温州产布鞋的逆势增长现象,可以被称为典型的“土豆效应”,是指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产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销售。来自温州市检验检疫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市纺织面鞋出口量达1.5亿双,货值5.5亿美元,数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7%和13.7%,一些企业出口金额甚至有三倍多的增长。
与此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温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小编,上半年政府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平衡发展,有序推进出口基地的申报审批,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促销,仅上半年就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广交会等境内重点国际展,进一步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表示,针对当前温州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政府部门将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确保外贸出口实现增长10%的目标,“我们要探索建立像专业性的小额贷款、小额担保公司,来开展专业化的服务,同时也运用好政府的财政资金,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来创造一个好的金融环境。尽快扭转外贸增速下滑的势头,推动外贸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