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季度纺织原料市场渐渐走强。在我们监测的20个产品之中,有15个产品上涨,占75%;有5个产品下跌,占25%。其中,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腈纶纤维纷纷触底反弹,上涨幅度在14.5%~18.8%;328级棉花及郑棉、粘胶短纤、30D氨纶及40D氨纶温和上涨0.5%~3.5%;ICE期棉、20D氨纶、锦纶长丝板块小幅走跌,跌幅在0.7%~2.0%。
一般而言,商品价格上涨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需求拉动型上涨,由于需求的增长引发了供不应求,供不应求引发了价格上涨;另一种是成本推动型上涨,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源于生产和流通成本增加,即使其供求关系宽松,甚至是产能过剩也是如此。
今年以来,终端纺织需求放缓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7月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出口均下降0.2%,其中7月份分别下降8%和8.1%。从2012年1~6月的出口结构看,纺织品中面料和制成品实现小幅增长,纱线则量、价齐跌,降幅分别为3%和8%,其中棉纱线下降最快,降幅分别为3.8%和15.3%;服装中针织、梭织服装出口量下降4%,出口平均单价上涨5%。
对于纺织原料产品而言,上涨行情的每次出现大多是成本推动型。进入三季度之后,上游原料PTA、MEG等产品的积极拉涨让化纤工厂感受到巨大的成本压力,处于盈亏线上的生产厂家唯有不甘示弱积极追赶,但是下游需求的疲弱状况又无法支持行情持续拉涨。因此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大家在这段时间里基本上都是亏损。
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后,终端纺织需求迄今仍未有明显活跃出现,较市场心理预期存在较大落差。上游原料价格上涨不止,成本压力随着产业链顺延逐步转移至织造厂家,但大众面料整体价格上涨却困难重重。
由于成本难以成功转嫁,不少企业做出减产或停产的安排,而一旦纺织企业因亏损而停产、减产,对纺织原料的销售又将产生影响,并将直接损害化纤工厂的切身利益。可谓一损俱损,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三季度涨幅15%以上
棉花
进口配额发放无望 采购方向转至国内
【行情回顾一:期现价差再度扩大】 今年以来期现价差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4月,期价大多时间高出现货2000元/吨;5~6月上旬,期现价差倒挂,升水被挤干;6月下旬至9月底,期现价差再度转为正数,并围绕1000元/吨上下波动。经过第二季度的大幅度下跌,随着利空力量的逐渐下滑,棉市自7月份开始进入试图企稳甚至抬头的阶段,但相比快速拉升的期棉价格现货报价明显跟涨缓慢,期现价差逐渐扩大。截至2012年9月28日,CC-Index328价格指数为18671元/吨,郑棉主力1301合约收盘价19405元/吨,价差734元/吨。
【行情回顾二:内外棉价差创历史新高】 自2011年开始,为了保护棉花市场稳定、保护棉农利益,中国连续启动临时收储棉花制度。收储制度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棉农的利益,并且有助于保护国内市场的稳定,但也间接的导致了全球棉花价格下跌的幅度与国内棉价下跌幅度差异化的增大,导致内外棉价差不断拉大。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以来,国际棉花和国内棉花差价扩大至4000元/吨以上。截至2012年9月2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为18673元/吨,进口棉花价格指数M级棉花1%关税为13713元/吨,外棉较内棉低出的价差为4960元/吨。
【后市展望】
虽高价收储仍在,但在高标准下被拒之门外的棉花又会以怎样的价格上市,难以预知。随着抛储的宣告结束,在进口配额发放无望的情况下,纺织企业除了高关税的进口棉之外,采购方向将被迫转向国内市场。
2012/2013年度开端,新棉季遭遇了较为复杂的开端,收抛储的并行令棉花市场震荡运行,政策属性增强也表明了棉花市场自身调节能力的虚弱。
目前,国内几大龙头棉纺企业库存几乎都处在高位,虽然上半年有进口棉花配额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不至于亏损太多,但实际出货并不理想。滨州某大型企业仍销售施行一单一议、量大优惠促销的政策,张家港某大型纺企报价虽有上涨,但实际成交仍不起色,下游小单拿货为多。至于中小型棉纺企业则多数负亏生产,国内棉价偏高,棉纱上涨乏力,纱厂只能低价出货回笼资金,山东德州、菏泽等地不少纱厂已停产数月且短期内仍没有复工计划。
接下来,棉花市场将继续围绕国家政策展开。此次新棉收储虽不限量,但收储标准较往年有提高,届时新棉中必定有许多被拒之门外。虽高价收储仍在,但在高标准下被拒之门外的棉花又会以怎样的价格上市,难以预知。另一方面,随着抛储的宣告结束,在进口配额发放无望的情况下,纺织企业除了高关税的进口棉之外,采购方向将被迫转向国内市场,或将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的机会。
随着外围气氛转弱,下游买盘逐渐缩手,但预期10月内外盘合约进一步走高下,市场也难有下跌。目前,己内酰胺人民币货价格仍居高在19000~19300元/吨,美金货价格则在2420~2430美元/吨。锦纶切片成本面仍存较强支撑,锦纶切片价格仍有偏上势头从而对锦纶长丝推动力依旧尚好。
下游各织布和经编厂家订单一般使锦纶丝的需求推动力不足,非民用锦纶和锦纶弹力需求领域多可逐步跟进,未来需求量可继续平稳跟进。目前锦纶厂家整体开机率在7成附近,工厂尚能维持微利,预期短期内开工以稳定为主。但锦纶厂家多表示涨势继续向下传导阻力较大,多数大厂库存仍在20~30天,去库存进程仍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