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需不振、内需放缓的严酷现实面前,中国纺织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日前,为期三天的第十四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完美谢幕,已连续两年跻身万亿级产业的江苏纺织业用一连串事例通过展会向人们描述了一个纺织大省转型升级的轨迹。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苏纺织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964.8亿元、销售产值5700亿元,产销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说:“由于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今年全省的出口形势严峻、内销增幅受阻下降,纺织行业经济运行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主要存在订单减少、库存增加、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四个方面的问题。”
“在经历了30年较快发展后,江苏纺织服装业进入调整期,特别是在目前多重压力的经济形势下,各项经济运行指数很难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江苏省服装协会会长郁冰告诉记者,江苏纺织服装行业将经历调整、积累、淘汰和发力的演进过程,利润分配格局也将进一步完善。只有通过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现代产业手段,“江苏制造”才能向“江苏创造”、“纺织大省”才能向“纺织强省”迈进,传统产业也才能朝气蓬勃、持续攀升。
科技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在本届江苏国际服装节上,让参观者不断驻足的展台数不胜数。
一棵黄麻与椰丝热熔合成在一起,制成2厘米厚的床芯材料后,不仅身价倍涨,而且仅仅面世半年,就被全世界60多家床垫生产企业争先预定,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还是那棵黄麻,也可制成建材变身为墙纸和地板。据悉,2014年青奥会所有场馆均将采用这样的墙纸和地板。这便是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历经数年、投入两亿元于今年刚刚推出的3D魔维绿色新材料。
有这么一款内衣,其面料不仅保湿、抗菌,手感还十分柔顺。它是将具有净化空气、含有抗癌物质的红豆杉制成木浆,并且加工成纤维,再与棉纤维等按比例混合编织而成的。这是红豆集团推出的新技术,今年7月红豆杉新面料已被认定为省级新产品。
“紫荆花”能够从一家污染严重、经营困难的传统印染企业转轨成为专事黄麻种植、纤维精细化、纺纱、面料、服装等绿色新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并拥有500余项专利,正是缘于科技的力量。这些从事传统产业的纺织服装企业能够屡屡冲破市场困局,科技创新成为原动力。今年前8个月,红豆集团5个自主品牌的服装销售收入增加20%;紫荆花公司研发的黄麻产品,不仅可以缓解目前纺织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黄麻的产业化经营。在本届服装节上,紫荆花又与28家家具企业签订了绿色同盟,联手开发、销售以摩维牌绿色黄麻为主材的环保产品。
转型方案日益个性化 一个规模超过万亿的传统产业,在成本上升、需求不旺的背景下,如何突出重围并确立长远发展的优势成为本届服装节备受关注的话题。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亲临服装节现场把脉开药方,与企业家们共商应对之策。“实践证明,转型不是‘转行、转业’。”李学勇的一句话,道出了江苏推进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真谛。
“各种成本上涨,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苏南地区的发展面临挑战。”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说,红豆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不错,今年前8个月,服装产业销售收入增长20%,税收增长29.1%。这得益于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开设研发机构和专卖店。周海江认为,品牌拥有者掌握国际分工的主导权,拥有自主品牌才真正拥有“世界第一”,转型升级就是转型不转行。
面对成本压力,波司登集团则在探索另一条路径。据该公司董事长高德康介绍,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集团加快了国际化步伐,英国旗舰店在伦敦奥运会前夕营业,并在英伦三岛建起了80多家连锁门店。传统产业“走出去”的成效,让业界看到了“转型不转行”的魅力。
共性的困难,个性的解决方案。面对国内外棉花原料的差价,大生集团提高非棉纤维使用比重,降低成本实现盈利;阳光集团从定位为国际一线品牌服装提供配套服务到与国际品牌结成战略同盟,最终创建自己的高档品牌,实现了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海澜集团利用创新商业模式,在全国开设2400家门店,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阿仕顿服饰强化研发设计,增加款式类别,上半年销售增长近30%。创新转型,使江苏传统的纺织服装业成为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面对经营环境的压力,着重从优化国际国内市场和转移生产基地这两大方面入手解决成本与市场矛盾已经成为江苏纺织服装企业的首选。“虽然应对困难的路径、模式和成效不尽相同,但纺织服装企业的好思路、好对策,让我们坚定了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李学勇指出,纺织服装是江苏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规模跻身“万亿级”,世界名牌、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位居全国前列。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全省角度看,就是加快江苏服装大省向服装强省转变;从企业角度看,就是要提升竞争力。
李学勇说:“在当前形势下,纺织服装业不创新转型就没有出路,要充分利用发展环境变化的倒逼压力,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同时要突出企业主体、创新驱动、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和结构优化等重点,做强做大纺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