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针对我国纺织企业去东南亚投资建厂的情况做了系列报道,就了解的情况看,“移民”企业的经营状况未必是顺畅、利润丰厚的,在小编看来,无论“留下来”还是“走出去”,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产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适合企业发展的路线。
东南亚劳动力充裕且成本低 生产效率较为低下 据小编了解,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当下,国内纺织企业外迁的原因不外乎是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招工困难、国内外棉花价差高企等,加上东南亚国家出口欧美市场商品享受普惠制带来的零关税政策优惠,纺织企业认为“移民”后便可解决目前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据搬迁至柬埔寨的一家纺企负责人透露,虽然东南亚地区劳动力充裕,并且用工成本低,但他们的技能熟练度和工作积极性都不及国内工人,生产效率比较低下,需要国内的纺织技术工人对其培训上岗,被“移民”的国内纺织技术工人工资在4000-5000元/月,综合来看,在国外的中国企业用工成本也不低。同时,产业转移后,国内采购商也相应下调了采购价格,企业经营利润依然不高。
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投资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目前,柬埔寨尚未颁布《公司法》等商业运营的根本法律,也未设立解决商业纠纷、案件的专门机构或法庭,外资企业在当地的利益多数情况下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保护,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且办理任何手续基本上都需要交纳数量不等的费用,否则不予受理,审批程序复杂,有时需要很长时间来处理一项申请。越南吸引外资政策不够透明,目前有《外国投资法》及其实施细则,各地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吸引外资优惠政策,但缺乏具体行业政策法规,或者说这些政策规定不具体、不够透明,外商到越南投资考察往往要到许多部门咨询情况,办理投资项目申请手续烦琐,审批周期长,据企业反映,企业在申请投资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除按规定应交付的各种费用外(这方面交费不高),其他额外收费现象普遍存在。除柬埔寨和越南外,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存在类似问题。
产品销售需要有客户基础 以柬埔寨为例,目前在柬埔寨投资的港、澳、台三地的制衣企业效益较好,他们一般规模较大,有的企业工人达四五千人甚至超万人,生产设备也较先进,普遍利用电脑制版、绘图,利用常年积累的客户渠道、较丰厚的资金和管理经验,生产加工品牌产品,订单较充足,获取的加工费也较高。在柬埔寨的港澳台制衣厂往往是其总部在海外众多生产基地之一,回旋余地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善于应对不利环境,故投资效益明显。
企业在投资时需进行市场考察 避免盲目投资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和市场考察,避免盲目投资。充分了解迁入地吸收外资的法规政策和投资环境,尽量以独资方式投资设厂,如与迁入地企业以合资方式设厂,应对迁入地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了解,寻求信誉好的合作伙伴;加强投资风险防范,按规定办理国内外投资报批许可手续;选派能力强、素质高、外语好的业务人员到越开展工作;注意处理好与合作方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关系,注意内部协调;遵守驻在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守法经营;搞好生产经营管理,树立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
苦练内功 增加产品附加值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搬迁至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的产业链会在短期内得到提升和完善,这将对我国的纺织企业形成竞争,我国纺织企业应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培育,替代低端产能,从追求数量到提高质量,实现产品档次的升级换代,增加产品附加值,这将最终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另外,要加强员工培训,把打工仔培养成技工,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冲抵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有关数据显示,2000-2010年中国社会劳动力生产率平均每年增加9.34%,劳动力成本则年均上升10%,由此可见,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抵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正经受汇率波动、成本高企、外需不振的集中冲击,而欧美纺织企业依然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东南亚国家的纺织业正在崛起,通过此次调查,小编认为,在纺织行业经营状况困难的当下,所有企业都面临生存问题,但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切勿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