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过后,各大百货商场里的冬装陆续上市,伴随而来的是各种提前的打折促销活动。库存压力是品牌着急降价促销的原因之一。
虽然库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经济环境问题,还是生产环节,抑或是店面销售环节导致的库存,其实都是服装企业在品牌、设计、营销、渠道管理上问题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不足和资源整合能力欠缺的集中体现。
而提前打折其实就是变相降价,这反映一些品牌定价过高。国内部分品牌的价格虽然与国际接了轨,但质量、设计乃至品牌文化却仍有很大差距。
当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一个新技术、新文化、新营销的时代,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消费方式都时刻发生着深刻变化。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再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为此,中国服装产业需要从产业链向价值链系统塑造。
而就在中国服装品牌面对大变革之时,国际品牌正加速深耕中国市场。ZARA在中国40多个城市开设了100多家门店,其8个兄弟品牌也均已进入中国市场。ZARA们在中国市场“跑马圈地”将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但也给产业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面对新形势,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放慢脚步,挖掘自己的内在动力。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比较优势,创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事实上,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综合环境,我国服装品牌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国内消费者对有内涵、个性化的品牌关注度日渐提升,全球产业链专业化细分逐步加快,中国文化逐步得到世界认同,经济的全球化也加速了中国服装业国际化的步伐,这些为中国服装品牌以及设计师进一步成长提供了所需的土壤。
比如:太平鸟采取“快时尚联合”经营模式,实现了由制造企业向创意企业、时尚企业转变;“全顺来”则坚持只做丝光棉T恤的贴牌生产,成为细分领域内的“制造商品牌”;以例外、吉芬、卡宾、江南布衣为代表的中国设计师品牌也开始活跃在国际时尚舞台;波司登在伦敦开设旗舰店,并开始盈利。
他们的成功进一步表明,只有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领导者,才能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进而成为产业前行的推动者。
文化、传播、人才、价值、定位、业态、效率和服务,是全球价值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中国服装行业构筑新优势过程中必须提升的关键节点。
为此,中国服装协会将于11月23日-24日举办中国服装大会,届时将邀请业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这些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导企业增强内生动力,力练品牌核心价值,去适应新时期市场需求变化,创造中国服装产业在国际经济竞合中的品牌发展新优势,立足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
中国服装大会的召开,是中国时尚力量觉悟的开始,是产业资源深度整合的开始,将推动服装产业由大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