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个被人们誉为世界末日的年份,在这个充满着“不确定”的年份里,世界财政格局调整,中国经济集体放缓,实体经济频频叫“冷”……制鞋行业同样惨遭洗牌,运动品牌行业历经高库存和零售疲软考验;线上零售企业集体陷井喷……在这种恶劣的大背景下回望今年,人们不禁一叹:2012,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年份。
当一个黄皮肤的哈佛小子林书豪走红美国体育市场时,本土运动品牌企业已经按耐不住挖掘其商业价值;而当四年一届的伦敦奥运拉开序幕之时,同样中国运动鞋企卯足了劲,要依托奥运这个大舞台实现V型逆转……而深剖运动市场历经两大热点事件后,各企业又收获如何?依靠这种体育营销是否有效?
高库存难住企业“英雄汉” 受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匹克、李宁、安踏等企业今年纷纷刹车急停,加速瘦身,库存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且今年的销售业绩总体并不理想。库存问题在2012年是中国运动品牌企业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以福建运动鞋为例,李宁、安踏、特步等行业领头羊的库存量已达到37.21亿元,比去年底增长0.22亿元,耐克和阿迪达斯运动装企业也曾面临类似的过剩问题,但这两个品牌公司恢复较快。从行业数据来看,高库存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收入。
据悉,自2008年北京奥运以来,本土运动品牌鞋企集体出现井喷现场,严重存在着“透支”的隐患,再加上近两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CPI增速放缓,国民消费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行业发展的脚步,而今年的伦敦奥运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高库存的压力由此而生。
据透露,今年7月,某品牌体育用品宣布计划在未来的6个月至12个月消化库存。自此,“去库存”的行动拉开序幕。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所有打折促销活动,都代表公司在集中精力消化库存。
体育营销成“良药” 对于依靠体育赛事进行营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在泉州以特步、361、耐克为首的本土运动品牌鞋企,则都是通过对体育比赛进行赞助,借力体育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随着中国运动品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那些二三线的品牌,如果缺少必要的营销手段,必定会被那些大品牌吞没。
而不少运动品牌的崛起则是通过对体育比赛进行赞助,借力体育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以李宁为例,李宁官方网站知名度的提升,奥运服装赞助上起到了巨大的传播效果,1992年到2008年的奥运会,李宁都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获奖装扮赞助商。
不得不说,在“世界末日”、经济危机二次探底、通货膨胀的阴影下,本土运动鞋服产业确实“有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