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添加多种功能类型添加剂而制成的功能性非织造布,能够使织物具有特殊性能,如利用液晶对光敏感的特点,将液晶加到非织造布的涂层剂中,就会获得迷人的、随光变化的涂层非织造材料。这种迷人的“叠加效应”还体现在许多其他领域,正逐渐成为非织造材料发展的一大趋势。
金属叠层增强“防护伪装”
日本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新型防护材料,是由金属薄层、树脂层和纤维基布经复合层压而成。其中金属可以是金、银、铜、或铝材,树脂涂层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的有色或无色涂层剂构成,底布可以是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的机织物或者非织造物。涂层添加剂涂在织物的一面或者两面,其中一面的涂层添加剂中含有炭黑导电树脂,能形成导电树脂层。
日本东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多种添加剂随机复合,根据复合层压织物两面能量发射不同,可使得产品对电磁波、雷达等都有很好的防护作用或伪装作用,适合于军队装备或者野外工作者使用。
红外吸收剂主宰“蓄热保温”
日本尤尼吉卡公司生产的蓄热保温非织造布因其可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对人体产生红外辐射而起到加热和体感升温的作用,日渐被人们所熟知。该保温非织造布之所以能被人体表层的皮肤吸收并传到内部组织,促进肌体循环和新陈代谢,是因为其中所添加的红外吸收剂。
蓄热保温非织造布中的红外吸收剂一般是由多种无机粉体材料,如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或者其他金属碳化物组成。利用这些材料的绝缘性,可避免人体热量向外扩散。另一方面,他们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加热作用又能使人体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血流量。
要制成性能优良的蓄热保温非织造布,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红外辐射添加剂材料。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红外吸收波长约为8~14微米,根据红外辐射的最佳光谱匹配原则,应选用相应波长的远红外辐射材料,特别是全辐射率高达0.9的材料。研究表明,在8~25微米波长范围内没有一种单一的金属或非金属化合物的全辐射率能稳定在0.9左右,故一般采用复配的方法,通过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而得到在常温下、在2~15微米范围内有高达0.9左右的远红外辐射率。
植物纤维升级“医用面膜”
贴式面膜精华载体以水刺非织造布为主。市场上流行的面膜多以30g~70g厚度的混纺非织造布为主,纯棉非织造布、天丝非织造布以其更贴肤的完美效果,大大改善了贴式面膜“贴合度”不够的软肋。除此之外,何种添加剂的选择成为能否发挥面膜效果的重要手段。
氧化锌具有紫外线吸收性能,它已经在化妆品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医用面膜。通过特殊的工艺将氧化锌转换成15纳米
以下的超细纳米微粒。由于其颗粒直径非常小,因此它的表面积较大,可使其在透明度、紫外线吸收、抗菌、美白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
在面膜中添加壳聚糖类抗菌剂也是一种新型方式。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纤性,用湿法纺丝工艺壳聚糖纤维,具有吸附性、抗菌性、透气性,添加在非织布中制成面膜,对于长时间太阳刺激造成的晒伤有极其良好的治愈效果。
瑞士moleux教授利用植物提取技术提炼出“植物纤维”,并将其注入非织造布载体。在与肌肤的接触过程中,该“植物纤维”与人体皮肤产生3D式融合、透气式转换,并可以长久保持功效,达到物理式医疗疗法的作用。目前,包含着这种植物纤维的非织造布面膜已经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普遍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