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8到破7,如今6的位置也岌岌可危,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5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114,与上周四创下的6.2082的汇改高点仅相差32个基点。
人民币汇率这几年疯狂飙升,为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增色不少,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人民币外升内贬,使众多出口企业饱受“摧残”,而作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业,首当其冲受到“伤害”。
与汇率“抢时间”
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对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国内纺织出口企业影响很大。“我们的每笔订单先以下单时的汇率确认价格,但是纺织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从下单到交货收款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其间,汇率一旦升高,企业将受到很大损失。”长河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对小编无奈地表示。
李刚给小编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企业签订合同时的汇率是6.3,以5%的利润为基准价,如果交货的时候,人民币升值到6.2或者更高,企业的直接损失就将达到1%以上。而如今,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品的利润本就不是很高,一笔10万美元的订单,利润也就几万元人民币而已。
“为了将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只有和汇率抢时间了。”李刚对小编笑称,“现在汇率升得快,我们都不敢接订单了。”
长河工贸有限公司只是身陷汇率困局企业的一个代表,许多纺织企业都没有逃脱上述命运。
作为最早一批到广东做纺织生意的香港人,曾祥已经在纺织领域摸爬滚打了40多年。他回忆说,以前用100港币可兑换120元至130元,而最近一次,他用100港币只能兑换77.8元,人民币兑港币升值30%以上。
现在,“做纺织业出口没有什么利润了,我们公司只得停止加工贸易生产。”曾祥表示。
目前,受劳动力价格上升、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汇率不稳等因素制约,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已逐渐丧失。而新兴的南美市场(墨西哥、巴西、智利)、北欧市场以及非洲市场的需求增量并不能有效缓解传统市场的冷清。
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3月当月,中国进口大幅回升,而出口增速放缓,逆差为8.8亿美元,这是中国外贸13个月来首现逆差,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企业出口的艰难。
人民币外升内贬
虽然人民币汇率对外不断飙升,但在国内却面临着贬值的尴尬局面,这使国内物价上涨迅速,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让纺织企业的处境“雪上加霜”。
“现在,工人工资比前几年涨了两倍,普通工人工资为3000元/月,技术工种的工资会更高。”李刚说。
而纺织业另一成本“大头”--原材料,也同样在涨价。由于中国实行棉花进口配额限制,所以,国内纺织企业主要使用的是国内棉花。但目前,国内棉花的价格比国际价格每吨高出3000元至4000元,这对纺织出口加工企业造成极大困扰。
不过也有好消息传来,相关数据显示,未来,国内外棉价差进一步收缩概率较大,预计影响中国棉纺织业全球竞争力的负面因素将减弱,这或为纺织业出口注射一针强心剂。
但即便如此,就目前而言,纺织企业生存压力依然巨大。所以,近年来,不少纺织企业开始转移生产基地,从最初的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西部地区,如今,许多企业更是已经把产业链迁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地区。
李刚感慨说,目前,国内纺织企业价格无法与东南亚国家相提并论,后者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比国内低好多,所以许多订单
也流失到那边。“不过这也好,公司不用为汇率变动伤脑筋了。”他只能这样聊以自慰。
企业或可换个活法
“政府曾经想了很多办法为外贸企业找出路,如转型升级,做品牌战略,但根本不管用,对企业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其实,只要能够控制人民币升值幅度,外贸出口自然就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了。”一位纺织行业人士对小编表示。
不过,“人民币汇率变动不能避免,这是国家战略,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阶段。”财经评论家秦羽对小编表示,既然人民币不断升值,企业为什么不做进口呢?现在,中国企业可以从国外买到便宜的产品,销往国内,或者可以进口低价的原材料,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并出口,或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出口企业可以接一些短单、小单,或者与可以进行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做生意,进行战略转移,换条路,企业或许就能起死回生。”业内人士对小编说。
不过,虽然中国纺织业未来发展仍然困难重重,但值得高兴的是,业界对于市场环境的预期还是好的。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信息表明,2013年,中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总体好于上年。外需环境相对平稳,内需市场基本面依然良好,且随着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及市场信心恢复,内销增速仍有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