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7个月之后,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重启央票发行,发行规模为100亿元。5月14日,央行发行了今年第二期央票,发行量上升至270亿元,同时展开了52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5月16日央行发行2013年第三期央票,期限为3个月,发行量170亿元,同时进行了人民币40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
业内预计,央行再度祭出央票,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转为收紧,而是为了对冲大规模、快速的热钱流入。“重启央票并不是个单一事件,结合近日外管局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来看,央行正通过央票和《通知》布局一套防范热钱的组合策略。”第一创业证券一位宏观分析师表示。
热钱流入中国被认为是推高外汇占款和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根据外汇占款来测算,今年以来涌入国内的热钱有可能超过一万亿元,而且主要通过虚假出口的贸易渠道进入中国,从事金融套利行为。我们认为降低国内外利差可以控制热钱流入,降息是中国央行的一个理性选择。”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表示。
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
5月15日,中国央行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中国4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7.4万亿元人民币,高于3月底的27.1万亿元,据此计算,当月外汇占款增加2944亿元,为连续第五个月增加。
国家外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13年4月银行代客结汇1340亿美元,售汇997亿美元,结售汇顺差343亿美元。虽然较上月446亿美元有所回落,但这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银行代客结售汇连续第8个月出现顺差。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出现加速升值。仅4月份一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9天创出历史新高,单月涨幅达0.77%,进入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2关口,再度创出历史新高。
5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中小企业出口影响较大。“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赢得市场,因此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率普遍低于3%,所以汇率波动对它们造成的直接影响和冲击较大。”
据商务部抽样调查显示,由于人民币快速升值,77.5%的外贸企业1~4月在手合同利润明显下滑,6.6%的外贸企业表示会影响正常履约,73.4%的企业预计今年全年出口利润同比只能持平或者下降。
沈丹阳还表示:“受人民币快速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刚刚闭幕的春季广交会上,‘有单不敢接’的现象更为突出。企业普遍对于远期经营信心不足,不敢接长单。据悉,成交订单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48.6%,3~6个月的中单占35.1%,6个月以上的长单仅占16.3%。”
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由于汇率的均衡水平很难判断,正常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应当像资产价格一样上下波
动,而不应当一直升值。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仅会挤压出口,升值预期带来的热钱流入也会刺激资产泡沫的产生。
针对中国官方此前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外界多次质疑中国出口商利用“内保外贷”等方式变相押注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出口数据虚高。美国银行旗下美林证券分析认为,如果不计掩盖热钱流入的虚假交易,今年前四个月,中国的顺差额仅有官方数据的十分之一。
降息之争
由于看不到、摸不着,且难以统计,进入中国热钱的具体规模和流向一直都是一个谜。“目前房市和股市面临调控的风险比较大,预计热钱更可能流向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以及债券等高回报领域,进行低风险套利。”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表示。
兴业银行资深分析师蒋舒告诉小编,热钱持续流入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利差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因此央行可通过人民币中间价的小幅贬值来形成双边预期,打消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同时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增加套利热钱的风险,推动汇率市场化。
综合各方预期来看,央行和外管局近期采取的管制措施可能使得热钱流入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有所放缓,但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似乎是大势所趋。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
金融专家付兵涛认为,控制热钱流入一直是个难题,最常用的办法是资本项目控制,但是目前资本项目控制的有效性越来越差。改变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以控制热钱流入,但人民币升值与欧美日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关系,也与中国经济增速相对较高有关,中期可能升值压力会持续存在。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监管部门必须在转轨过程中,实现资本项下的逐步开放,不能让贸易项下的套利活动发展太猛。否则进出口实体企业沉溺于资本运作,不仅造成贸易数字虚增,更不利于国家管理流动性。
蒋舒则认为,热钱是逐利的短期资本,它能够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程度。中国若要成为金融大国,短期资本流动不可避免。热钱不应当成为阻挠改革的借口,应对热钱,中国更需要做的是加强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使其与国际市场接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全球央行掀起了一股降息潮,5月份以来欧洲、印度、澳大利亚、波兰、韩国、以色列等央行相继降息。
周浩表示,由于全球范围内各大央行纷纷开始降息,并对汇率进行干预,因此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也在上升。同时,降息有利于收窄利差,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资本流入的压力。而阻挡降息的主要论点是房地产市场,但热钱流入过多,也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压力,从根本上来说,房地产市场仍然取决于供需状况。
“央行应该允许商业银行进一步放宽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比如说放宽至基准利率的1.2倍,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也减少了实际负利率出现的可能性。”周浩称。
降息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蒋舒认为,美国的经济形势不是十分明朗,中国央行目前还处于观望期,由于降息会带来通胀压力,目前央行还是以加强流动性管理为主。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降息弊大于利,对于减少热钱影响有限。货币政策应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大局为重。短期的热钱流入和升值加快不能避免,宜顺势而为,借此降低国内资金成本,调整经济结构;紧缩型数量工具仍是较优选项。
付兵涛也告诉小编,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基调,短期内不会降息,因为目前制约中国经济的因素并不是利率偏高,而是一些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