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卖白菜价喽!”近期李宁联手凡客诚品网千款商品19元起,限时特卖。诸如此类的限时特卖活动在许多电商网站都能看到。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一件,服装企业到底是有多困难,才能让他们如此狠心地在网店甩货?
“牌子货”卖白菜价 清库存成头等大事
把“牌子货”卖出白菜价成为众多电商的生财之道。但对于一些服装品牌来说,会不会演变成饮鸩止渴。“牌子货”卖出白菜价真的那么吸引人吗?服装企业的网店里只有库存货吗?消费者在网购时只会关注价格低廉的“牌子货”吗?目前属于消费主力的70后、80后、90后又有哪些消费习惯……为此,大耀小编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和服装企业,共收集40份调查样本。
相关数据显示,仅以2011年为例,江浙一带有超过3成的纺织服装企业倒闭歇业。而广州东莞、浙江温州等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倒闭潮则更为严重。连生存都困难了,服装企业为了维持生计只有不计成本地甩货了。
有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目前已公布2012年年报的国内上市公司约50家,库存合计约570亿元。相比2011年,库存增加36.09亿元,同比增长6.76%。
从已公布的年报中也能看到,清库存是头等大事。从某证券分析师公布的森马服饰报告显示:2013年森马基本完成清库。从目前库存清理的情况来看,通过电商已基本解决,去年电商的销售额为1.5亿元,今年已经没有冬装的库存提供给实体门店了。从秋冬装的订货来看,公司的情况逐渐好转。1~3月,巴拉巴拉在淘宝上是童装销售第一,专门卖特价和库存,立志要把童装品牌建立为线上线下联合第一名,电商的规模在未来3~5年会占到线下10~15%。
库存产品仍占主流 欲借“网络专供款”破冰
在采访中,大耀小编发现,(YINER)音儿、歌莉娅、季候风……一大批商场常设品牌开始出现在网上,开起了各自的官方旗舰店。除了女装,男装、配饰、珠宝等品牌的网上官方旗舰店也越来越多。
大耀小编通过大量对比品牌网店和实体店的产品后发现,目前,品牌网店甩库存占主流,当季新品也有但相对过季产品较少,且新品的价格一般跟终端店铺价格一样。此外,部分品牌则开始推出网络专供款,而且网络专供款普遍比实体店的货品更年轻、更时尚。如深圳影儿时尚集团的网上旗舰店就有一部分产品是这样操作的。此外,不少品牌网店的特卖款其实也是网络专供款,这些货品专门为网络特卖而生产,价格也显得比正常款便宜很多。
正如深圳影儿时尚集团副总裁殷博在接受大耀小编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线上产品包括三部分,库存、线下同步新款,还有网络专供款,网络专供款价格会比线下便宜。网络专供款延续了品牌的风格,同时以比实体店低上不少的价格让更多人接受。”
网店是否会抢了实体店的生意?殷博表示:“影儿时尚集团线上线下的顾客是不一样的,如‘(YINER)音儿’网络专供款会更年轻一点。我们希望有更多年轻的群体能关注我们的品牌。很多大学生很喜欢‘(PSALTER)诗篇’,但价位对于他们来说会贵一些,那么它的网络专供款就更适合他们。之前我们没做过网店,现在我们清
楚地知道,线下的专柜已经形成了固定客户,客户已经分流了,有的追求线下的快,有的则追求线上的低价格以及方便,我们就各投所好。”
深圳连奴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庭兰认为:“服装企业应该更好地发挥网店的辐射作用,不能只是甩库存,线上既可以只针对线上消费者开发产品也可以作为线下的测试款。线上什么好卖,就根据它的点击率、销售额,对它进行一整个系列的开发。当然利用线上带动线下的销售是服装企业最想看到的结果。”
如此看来,服装企业借助网店释放库存压力的现象还会继续存在,而一些服装企业的全新尝试或许会带来新的商机。
省钱是第一 服饰开销仍占大头
那么,对于服装企业的一番苦心,消费者是否会领情呢?在网购时他们只会关注价格低廉的“牌子货”吗?
大耀得到的反馈信息也有诸多相似点:一般在大型促销活动前夕,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进行网购的消费者数量都会稍显低迷;而一旦促销活动开始,参与活动的消费者数量和消费额都会急速上升。这也从某个角度反映出,用户的网购是有“预谋”的,他们会将短期积攒的购物需求留到价格合适的时间进行释放,符合理性消费的标准。
登录一些购物网站发现,众多特卖专场有诸多相似之处,包括都是名品大牌的尾货特卖,一般采用闪购的模式,如某知名购物网站每20分钟对未结款的订单自动清空购物车。而在一些服装品牌网店,也会不定期或长期推出特卖,一般采用限时抢购的模式。
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李婷每天晚上9点都会守在电脑前。“百家好的衬衫、ZARA的裙子、浪莎的一双袜子,加起来才500多元,一会儿可得手快点!”看着已经放在收藏夹里的三件“牌子货”, 李婷等着10点的购物页面“购买”两字变色。
和李婷一样,不少网购族已经养成了定期浏览网上服装特卖专场的习惯。“如聚划算、当当网、淘宝网,这些都在我网购的收藏夹里。”网购年龄已经有7年的沈斌告诉大耀小编,每个星期他至少会在这类电商网站上购物两次,每次购物几乎都要替家人买衣服。
在北京某杂志任职的钱佳,月收入过万,“职位变了,服装、饰品的开销自然就大了”。钱佳表示自己刚入职时,并没有太过追求服装品牌,但现在每月添置衣服饰品最少会花掉3000元以上。
调查数据显示,此次所关注的70后、80后、90后,在添置服饰的开销上比例占比大,达到18%,休闲娱乐占到16%,人情往来占到12%。
70后、80后、90后购衣风格各不同
70后、80后、90后的消费需求又有哪些变化?在采访中, 70后、80后消费者表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会注重着装、气质与职场地位的匹配,通常选择服饰品牌与职位高低成正比呈现;而90后则认为,更加注重服饰的新鲜感和活力性,对于服装的购置更加注重数量和款式的变化。
就以女性消费者为例,服饰、鞋帽、化妆品类别的商品销量一直在快速攀升。调查显示,70、80、90后女性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的选择也不尽相同。70后女性购买的服装类商品中,舒适、经典两个关键词占据重要位置,她们购买的服饰类商品中近40%与这两个词相关;80后女性则更喜欢时尚、韩流风格,搜索这两个词的80后女性比70后多31%;对于90后女生来说,除了符合校园生活的清新学院派风格,很难找到她们始终欣赏的款式,关键字通常变化频繁,紧追潮流前沿,似乎是在通过不断的尝试来探索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
由此可见,无论是网络专供款还是测试款,服装企业只有更接“地气”,才能摆脱正品“白菜价”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