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到了,学校里弥漫着离别的气氛,告别母校,莘莘学子们即将奔赴职场,面对社会,他们有怎样的际遇?在就业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困惑?
在前段时间热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高校校园成为青春的代名词,在那里我们都曾经挥洒过热情、欢乐、汗水、泪水……那里留下的回忆是永不褪色的,但毕竟也终将逝去,最终学子们将面对的是成为社会人的一天,而成为社会人的必经之路就是就业。面对2013年的就业,毕业生们做好准备了吗?
2013年就业“人才挤挤”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3年全国将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消息,给2013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标签。
“不在投简历的路上,就在去面试的路上。”今年的毕业生们面对着庞大的就业队伍竞争激烈程度非比寻常。
每一届的毕业求职季从上一年的9月份就开始了,大部分企业会集中通过网络招聘与校园宣讲会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园招聘。进入2013年3月份,很多大型企业的校园招聘基本结束,大量中小企业开始通过网络进行招聘,同时研究生考试结果公布和公务员考试结果公布后一大拨应届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这时就业又产生了一个小高潮。据招聘网站统计,从招聘网站毕业生投递行为上来看,三月份以后,虽然签约率不高,但是总的求职意愿也相对较低,应届生投递量下降。
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导致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形”结构性失衡。即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过剩”。
这种现象直接体现在纺织服装行业中的就是各种高端职业经理人的欠缺、技能突出的专业人才的紧张和工厂流水线工人的招工难。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两年经济环境的变化,纺织服装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人力取向上更利益化。企业更愿意招募能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有经验的职场成熟人才,而作为职场“菜鸟”的应届毕业生,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培养,能提供漫长的实习岗位已属难得。这也为纺织服装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提升了难度。
并且作为纺织服装行业,因为其特殊性,在二三线产业集群等城市中的就业机会远远大于一线城市。企业也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但是,一些高校毕业生仍有这种心理---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据有关专家分析说,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随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各行业都对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而部分高校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质方面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并且,不容忽视的是现行就业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仍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还是比较简单得。
据了解,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件,指导“十二五”时期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形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
二是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要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同时要加强就业需求预测,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此外要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校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社会需要。
三是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努力解决好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实施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托底安置;要认真落实取消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项目的规定,维护公平就业权利。
各方积极帮助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刷新纪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幅趋缓,企业招聘意愿也有所降低。在这一背景下,称2013年是大学生“最难就业年”不无道理。
虽然就业存在着很多难度,但是总的来看,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只是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部分专业和一些特殊群体是就业的难点。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但与现实仍有一定差距。
这几年“85后”、“90后”成为毕业生主流人群,对于“85后”这个特殊时代的群体,他们思想要比“80后”普遍开放,又不同于“90后”。他们更高调,自我,张扬,个性,自信;但很多“85后”有着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的特点,这体现在职场就业方面就是就业的稳定性差。这一两年“90后开始进入毕业生行列,“90后”成长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着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工作的认知和期待。他们对于好工作有了新的标准和阐释,而这与起点较低的职场工作有些相悖,比如实习阶段的打杂,当现实和期望存在巨大落差时,新一代的毕业生往往选择了频繁跳槽,甚至裸辞,这也给企业无形带来更大压力。
中国式的“应届生”在毕业前和独立、生存乃至职场、工作接触得非常有限,因为对就业环境以及职业规划不明了,当他们准备进入社会,努力的搜索工作、投递简历时,发现期望值和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也导致应届毕业生最终的签约率低、毁约率高现象。
面对如此现状,从社会、家庭到高校都应该积极应对,帮助毕业生在就业的路上走得更顺畅。在谈及国家促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时,部分高校就业办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各项促就业政策大多面向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且对专业要求较高。
近日,国家出台了针对毕业生的六项措施:一要落实现有的政策;二要拓宽就业渠道;三要鼓励自主创业;四要完善就业服务;五要开展就业帮扶;六要促进就业公平。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促进大学生就业,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这首先反映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谈到就业政策时说:“据我们了解,目前大学生初次就业的签约率比往年要低一些。”张丽宾说,目前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已经很多,因此,六项措施中的“落实现有政策”定位很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检查可以更大限度发挥现有政策的作用。
“北京、上海、广州不可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基层就业。”莫荣说,“同时,鼓励创业,增加就业岗位。”
张丽宾认为,将校园招聘活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适当支持、异地求职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当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适当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等完善就业服务和就业帮扶措施,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作为毕业生的输送者各大高校也进行着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就业。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各大高校均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确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在学校层面,大部分高校均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形成全校共同关注就业关心就业的氛围。在就业中心层面,高校积极组织各类就业促进活动,开展就业帮扶。在院系层面,加强就业调查和指导,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高校积极为毕业生开拓就业途径。
而作为接受毕业生的企业,很多需要引进新人的企业已经将校园宣讲会和网络招聘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校园招聘,并且校企结合的教育方式也在校园呈现方兴未艾的状况。在高校像企业实行的一些订单培养,在校期间就把学生集合起来,给他们讲企业文化,体验企业运行的状况等订单式教育也在一些高校中发展着。还有一些企业在学校设置奖学金,很多优秀的学生在学校中获得这些奖学金后,毕业后会让这些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在这些企业就业。
其实,把学生和企业对接的过程提前到在校期间的观念一直在高校中存在。现在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一种供需矛盾的,人才的供方即学校在做什么企业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供方即学校也不知道,所以这种矛盾、差异、信息差就使得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用工荒。如果想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供需双方正确对接,这个对接过程如何提前到教育过程中来会让企业和高校的供需关系得到顺利对接。而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毕业生,相信随着教育不断完善,未来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会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