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棉农的收入,国家一向通过收储政策来稳定内地棉花价格,当棉花价格太低时,有关部门出来收购,当价格太高时,就适当地在沽售。
随着内地愈来愈多纺织厂外移及多途径进口外国棉花,这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受有形之手影响的国棉,其价格维持高于国外棉,这导致没有途径采购国外棉的内地纺织厂竞争力减弱,而棉花需求更少,国家就愈收愈多棉。有研究员指出,单是高价采购及堆积存货,已消耗国家成本不少于200亿元人民币。
有见及此,近日国家发改委就棉花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希望能够达成共识,取消收储政策,改为直接补贴农民。笔者认为价格市场化是大方向,改革只是时间的问题。随着收储政策淡出,最明显的改变应该是国内外棉价差缩窄。这样的话,纺织业将会回归平衡,优势不再一面倒倾向于有能力采购国外棉得益的中国纺织厂。
当然,大部分有能力采购国外棉的中国纺织厂都是因为它们早着先机,把部分工厂搬到东南亚其他地方,之后再把半制成品或制成品运回内地。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即使它们在棉花价格上逐渐失去优势,但在其他成本上,如工资等,仍然有优势。
这点笔者是同意的,不过其实东南亚建厂都有它的缺点,如电费高昂及不足等,所以暂时最影响竞争力的关键还是占纺织业成本比重最多的棉花。
很多人都认为纺织业是夕阳行业,笔者认为这样去定义是不正确的。其实每年全球纺织品的需求仍是保持增长,而新兴国家如中国等,其增长更是不俗的。只不过这行业存在已久,可创新的并不多,只可以靠增加生产效率,压低成本来增加竞争力。因此,把纺织业形容为红海市场更贴切。红海市场经过一段杀戮后,剩下来的仍然是可以很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