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年春节前后出现的“用工荒”最近两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不管是不是春节前后,也不管是什么企业用工,更不管是东部沿海还是西北内陆,“招工难”、“用工荒”不断困扰着用工市场。
大耀小编了解到,一边是从东部沿海延伸到中部逐渐蔓延的“用工荒”,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年年“就业难”,中国就业领域这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正困扰着大批企业和求职人员。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3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 1.04、1.09、1.13,其中,中西部空缺更明显。
物价上涨过快、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农村廉价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等等,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绊脚石”之一。
“体面轻松”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首选
在河南某县的一个乡村,今年刚种上麦子的王明(化名)又要和同村的人一起出去打工了。 “秋收前两天回来的,收了玉米(2338, -6.00, -0.26%)又种上麦子,在家呆了半个月了。 ”王明说。
王明今年20岁,高中刚毕业就跟着本村在外打工的人出去干活了,出去打工二三年间,王明去过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没有在一个地方呆得超过一年,有的地方的活累就不去干,选择其他地方的活干。 ”
王明现在的工作是在北京一家快递公司当快递员,每个月除去吃住,还能剩下2000元左右,可是王明并不满足,“我现在每个月存不住钱,有时逛逛街买买东西,钱就花超了。 ”
王明告诉大耀小编,去年他同村的一位大伯要让王明跟着一起去上海的一家建筑工地,薪酬可观,可是王明没有跟去,“那活太累,我受不了,也不想像我们父辈人一样,光靠卖死力气,累死累活地挣那点钱。 ”
“我现在的活虽然累点,可是不用出太多苦力,每天骑着电动车或者三轮车去送快件收快件,不仅干活了还能慢慢熟悉这个城市的道路,而且身上不用弄得那么脏,我还是觉得可以的。 ”王明说。
去建筑工地、从事环卫保洁等“蓝领”岗位的招工难印证了王明的话,“你去建筑工地看看,有几个年轻人在干活,干的活累还天天弄得一身脏。现在企业招工的多,供选择的也多,选个轻松体面点的活,挣的钱不比在工地上的少。 ”
在王明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眼里,去选择一份体面的不太累的工作,完全适应大城市的繁华生活而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能够在大城市立足,这些或许成为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主力,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工资水平、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农村青壮劳动力过剩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80后”、“90后”、“农二代”不愿意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廉价的报酬和卑微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和话语权总向“精英人士”倾斜,普通产业工人却一再被忽视,他们为整个经济发展付出许多,却换来彷徨和等待。
大耀小编获悉,现在年龄较大的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流向正在发生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绝大多数新一代农民工继续大规模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在内地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由于生活负担重、技能低和专业知识少、外出务工成本高等原因,绝大多数老一代农民工最终仍然选择返乡谋生。
人社部官员称,尽管我国劳动力总量充沛,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是必然趋势,预计2020年至2030年,每年减少近800万人,2030年后每年减少830多万人。
业内专家指出,最近两年之所以频繁地出现“用工荒”,除去“中部崛起”导致用工需求增大外,一是长期以来农民工薪酬待遇偏低,而物价上涨过快,农民工群体自然会抓住年初的机会进行薪酬博弈;二是正在成为农民工主体的 “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上跟父辈不同,不愿意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建筑工地、环卫等“蓝领”岗位招工难将成为一个长期问题;三是珠三角等地相对较高的待遇、更为繁华的城市生活,吸引大部分中部地区的劳动力,短期内这部分劳动力难以回流。
用工荒将是长期的
和王明老家所在乡镇仅有几公里之隔的另一个乡村,今年种完麦子的张强(化名)就不准备出去打工了,“孩子今年该上学了,在外地没有户口不好入学,还是在家上学方便,为了孩子上学我们就回乡了。 ”
在外面打工将近6年的张强今年已经快30岁了,孩子已经4岁,为了减轻家里老人的负担,每年外出打工的张强夫妇都把孩子带上,现在家里的老人也能帮忙照看孩子了。
“把家里的地好好种起来,在承包点他人的地,等到农闲的时候我再和我媳妇在镇里打打散工,虽然在家挣的钱比在外面少点,可是生活成本低,算下来也差不多,最起码能在家照顾孩子、照顾老人了。 ”张强说。
大耀小编了解到,目前劳动力存量闲置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短缺。部分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由于无法解决户籍、住房、社保、教育等问题,被迫过早离开劳动力市场返乡。
河南、四川、贵州等地人社部门均表示,目前闲置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偏低,且以45岁以上中年妇女和55岁以上男性群体为主,再次转移就业开发难度较大。
万宝盛华集团对中国大陆地区4241家企业开展了前瞻性的雇佣前景调查,以此来了解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在2013年7月到9月间增加或减少员工的意向。在今年第三季度,14%的雇主预期将增加员工数量。然而,该调查显示中国雇主招募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强,表示不知道未来三个月招募计划的雇主从2012年第三季度的26%增加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39%。
万宝盛华集团(中国)董事总经理张锦荣接受中国经济时报小编采访时说,“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仍然在影响雇主的招募计划。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本土企业的成本快速上升,中国的企业所有以低成本取得的优势将逐渐消失。中国的企业需要突破重围,使企业运营、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有人力资本的坚实支撑,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重新构造竞争力基础。 ”
张锦荣表示,对于中国的雇主来说,新一轮的经济高潮正在孕育,为下一年储备他们所需的人才并执行相应的人才策略是尤为重要的,“我们与客户充分合作,确保他们的人才策略与商业目标相吻合,一旦经济出现复苏,也不会错失商机。 ”
“相比一些新兴市场如越南,中国的华中及华西地区仍然具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明显的劳动力优势,同时,快速增长和结构逐渐完善的中国市场具备巨大的市场容量。 ”张锦荣说,“华中及华西地区也正吸引一些新兴行业如新能源、电子制造和现代物流涌入该地区进行投资。 ”
然而,要保证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保障农民工群体正当权益、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适当调整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已成为政府迫在眉睫的工作。
大耀小编通过调查采访得知,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做真正适合国情和能在一段时间内长足发展的产业;另一方面,切实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使一线产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障得以提高,让“农民工”这个词成为过去时。
广东商学院王先庆教授接受大耀小编采访时表示,中西部产业的突飞猛进崛起,带来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中西部与东部沿海争夺劳动力,使得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的“用工荒”迅速激烈起来。这场“用工荒”也折射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正在消失。中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供大于求的市场压低了劳动力价值。
“可是,随着生育高峰的结束,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全国性兴起、铺开,使得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凸显出来,而且越来越严重。从这个方面看,中国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用工荒将是长期的。国家要看到这一点,企业更要认识到这一点。 ”王先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