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调研人员来到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对多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走访。在走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加工厂情况较类似。收棉量小、成本高、利润微薄、贷款利息高及资金回笼慢等问题成为企业在加工交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某加工厂负责人告诉调研人员,由于今年本地区植棉面积减少,棉花产量降低,棉农惜售导致加工厂收购量不够,日平均收购量在3-6万斤,在组批加工时遇到困难,甚至有的加工厂一周才开机一次,目前多数企业在收购量不足时选择停机。
另据了解到,武城地区部分加工厂有去新疆拉籽棉加工的情况,在800-900元/吨的运费下,加工利润依然不大。由于近期棉籽价格有所回落,部分加工厂选择囤积棉籽,等价格回涨时再做抛售。在收储价格稳定下,棉籽价格的波动调节着企业的成本利润。
在问及棉农直补问题时,某企业责任说:“国家直补棉农这是一件好事,现在粮棉较不行,如果直补后,会对棉农植棉的积极性的提升有好处。如果按每亩补多少钱来补,那么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虚报面积者要依法处理;如果按棉农交1斤籽棉多少钱来补,感觉更为合理一些。”
调研人员在某厂了解情况过程中,遇到来交售籽棉的棉贩子。在和他们攀谈时得知,他们下乡收棉也不容易,忙活一天也就1千多斤,棉农嫌价格低,不断向高要价,他们的利润空间也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