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集群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省纺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以及促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江苏省形成了化纤、家纺、针织、服装等一批具有专业特色且聚集效应显著的区域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纺织服装在转型升级的同时,迸发出打造区域品牌的坚实力量。
逐渐壮大的产业集群经济
自2002年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产业集群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调整阶段,产业集群在原有的“区域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开始强化自身品牌效应,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区域经济由“生产导向型经济”转向“需求导向型经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模仿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江苏省一直是中国的纺织服装大省,其产业集群的突出贡献主要集中在化纤、纺织、服装、家纺等领域。
近年来,江苏省涌现了一批“千亿产业基地”、“百亿产业集群”和“百亿企业”等业绩突出的纺织集群。苏州市吴江区、常熟市、江阴市被评为江苏省纺织服装的“千亿基地”,盛泽镇、虞山镇等14个镇被评为“百亿集群镇”,恒力、波司登、红豆等9个大型骨干企业被评为“百亿企业”。
据了解,在第十五届江苏省服装节上,这批“千亿产业基地”、“百亿产业集群”也走入人们的视野。以往服装节中的“主角”基本上是发展较早的苏南纺织产业基地,它们利用在展会中对集群优势的突出展示,来提升区域品牌的宣传力与影响力。而在本届服装节上,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最新成果展示则成为了展会中的最大亮点。据了解,通过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跨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苏北地区在战略调整、企业承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其中,盐城市组织了下属地区建湖、射阳、阜宁等产业集群以强势阵容进行优势展示;宿迁市也组织了泗阳、沭阳、泗洪等地的产业承接区域品牌共同亮相服装节。除此以外,常熟市古里镇、梅李镇,吴江盛泽镇、震泽镇等一批老产业基地继续“联袂出击”,使参展人员与展商共同感受到其丰富的产业内涵与市场潜力。
据悉,自江苏服装节举办以来,江苏服装节组委会则高度重视通过参展交流用以推动苏南、苏北以及省内外全球纺织产业的信息交流。据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介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工作已开展了11年之久,在此期间,江苏省拥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共67个,其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的集群有近38个,涵盖领域十分广泛。这些集群共同坚持区域品牌的创新与创收,最终,取得不俗的成绩。”
如今,67个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数量又有了最新突破,有6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新晋加入,持续扩充江苏省纺织集团军的优势力量。据了解,经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组织专家组的实地考察,6地已被列为新一批的纺织产业集群:即盐城市建湖县被评为江苏裁剪设备制造基地、宿迁市宿城区被评为江苏纺织服装名城、沭阳县被评为江苏包覆纱产业基地、江阴市长泾镇被评为江苏粗纺呢绒名镇、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被评为江苏家纺面料名镇、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被评为江苏服装名镇。新集群的加入也将为江苏纺织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添砖加瓦。
市场交易额不断提升
苏州市吴江区、常熟市、江阴市是江苏省纺织服装的三大“千亿基地”。近年来,身处江苏省的三大专业市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中国常熟服装城以及叠石桥家纺市场的交易额持续不断增长,共同引领与发挥在专业领域的产业优势。
2009年,吴江区盛泽镇东方丝绸市场的交易额为630.07亿元;2010年其市场交易额达710亿元,同比增长12.69%;2011年的交易额821.08亿元,同比增长15.65%;2012年的交易额900亿元,同比增长9.61%;而2013年1~10月份的交易额已达到825.35亿元,同比增长14.6%。
而以休闲装在业内闻名的常熟服装城在2009年的市场交易额为550亿元;2010年交易额达到650亿元,同比增长18%;2011年交易额为800.58亿元,同比增长23.17%;2012年交易额为1002.83亿元,同比增长25.3%,2013年的1~10月份的交易额已达到880亿元,同比增长14%。
同样,叠石桥家纺城近年来的市场交易额也出现节节攀升的趋势。据悉,该市场在2009年的交易额为300亿元;2010年的年交易额为350亿元,同比增长16.67%;2011年交易额为400亿元,同比增长14.29%;2012年交易额为450亿元,同比增长12.5%。在2013年的1~10月,其市场交易额已达到426亿元。
在三大专业市场交易额稳步攀升中,犹以常熟市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中国常熟服装城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集散地,占地面积约为3.71平方公里,营业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服装城内拥有其男装中心、女装中心、童装中心、鞋业中心、演艺中心等共计35家专业市场及旅游购物平台。近两年来,常熟服装城在保留服装、服饰批发销售的基础上,还力推文化商旅的融合与发展,建成了集购物、演艺、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级购物旅游特色景区。
在时代大潮的不断推进下,吴江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优势日趋显著,综合竞争实力也不容小觑。在第15届中国江苏国际服装家纺面料博览会上,吴江区盛泽镇也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纺织名镇”称号。近年来,由于盛泽镇不断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聚优势发展,使得纺织产业规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推进,集聚效应得到了有效释放,形成了以恒力、盛虹、鹰翔、新民科技等为代表的地标型企业。目前,该镇已拥有各类纺织企业2500多家,现已形成集研发、生产、市场、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拥有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制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推进转型升级趋势良好
除三大专业市场外,江苏省还涌现了一大批发展势头良好、特色鲜明的专业纺织产业集群。
纺织产业一直是江阴市的千亿元级产业,也是当地工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多年来,由于江阴市高度重视纺织产业的集群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以阳光、海澜等为龙头型的带头企业,形成了以顾山服装(内衣)、新桥毛纺、周庄新纤维材料等为代表的省级产业集聚区。
而古里镇则把传统的针织企业作为当地的民生行业及支柱型产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一直以来,当地政府从资金、技术、规模、销售、品牌、创新等方面不断给予针织企业大力扶持,不断充实与丰富区域品牌建设,充分推动古里镇由中国针织名镇迈入中国时尚名镇。在今年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四次理事会上,不但表彰了一大批针织企业的示范基地,古里镇也被荣誉授予了“中国针织面料创新基地”该协会称号,除此之外,古里镇还被命名为同行业中唯一一个“中国针织行业的转型升级示范镇”。此外,经济实力雄厚的古里镇还是江苏省防寒服名镇、中国羽绒服名镇,目前全镇拥有各类服装针织企业共计358家、个体工商户共计800多家。目前,古里镇在服装服饰产业中,拥有其世界名牌产品1项、中国名牌产品4项,其中,波司登、风之韵等品牌已家喻户晓。
沭阳县作为承接南北产业转移的高地,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在包覆纱生产当中设备最多、产量最大的优质基地,据了解,沐阳县共拥有包覆纱纺织纤维生产企业13家,拥有包覆纱设备3460台(套),年产包覆纱8万吨,相关配套企业共计36家。
作为“江苏省纺织产业基地县”、国家纺机生产基地、国家纺织产品中心以及针织与人造毛皮产品开发基地的射阳县,在纺织服装产业方面发展非常迅速,近两年来,已形成了棉纺、毛纺、麻纺、印染、服装、纺机等门类齐全的纺织体系。射阳县拥有中国棉纺织行业前50强如双山集团等一大批年销售产量近10亿元的规模型企业。
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健全的专业型市场是宿迁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宿迁市的丝绸原料、化纤、印染、服装服饰等相关纺织行业也相对发达,在丝绸、化纤、制造、印染、服装、制毯、染整等各行业形成了一批骨干型带头企业。宿迁市纺织服装市场具有起步早、数量多的特征。早期,就有宿迁轻工市场、沭阳蓝天市场等,近期则扩容了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四季青国际服装城、沭阳国际服装城和中国淮海纺织服装品牌中心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目前,整个宿迁市规模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共计252家,其中,江苏箭鹿集团进入中国毛纺企业前50强,恒力集团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前500强。除此之外,宿迁市还建成了泗阳化纤长丝面料产业园、箭鹿纺织服装产业园以及恒力工业园等大批个性鲜明的特色产业园区。
作为太仓璜泾镇的传统优势产业,化纤加弹工艺发展势头十分迅猛,集群优势也日渐显现。璜泾化纤加弹工艺通过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配套设施的日益紧密,近年来,已初步形成了纺喷丝、加弹、织造、家纺服装等完整的产业链,“一镇一品”式经济格局日益凸现。
今年9月份,江苏省海安县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了“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县”称号。近年来,海安纺织业发展势头迅猛,形成集纺、织、染、后整理、服装生产加工以及纺织机械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涌现出一大批联发纺织、文凤化纤、鑫缘集团、华强纺织、双弘纺织、恒源丝绸、中山合纤等10亿元以上的龙头纺织企业,其中,亿元企业达46家。目前,海安县已成为全国褒有影响力的色织产品生产开发基地,其中,江苏联发纺织公司已连续15年蝉联中国色织行业的综合实力前3名和江苏省色织行业第1名,联发纺织也成为了海安县的首家上市企业,而华强纺织则成为鲁泰、雅戈尔等国内高端品牌客户的长期供应商,值得一提的双弘纺织有限公司,在35年内持续赢利,产销率与货款回笼率已达100%。
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为实现“十二五”高端纺织丝绸产业千亿元的目标,海安县政府聘请了国内纺织领域的专业机构为其共同编制在纺织、化纤及丝绸领域的企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海安县纺织业将以“高端色织产业基地”、“新型纺纱和制品开发基地”、“国家时尚锦纶示范基地”与“高品位生丝生产的重要基地”为核心,以色织服装、针织服装、丝绸服饰和产业用制成品这四类终端产品的自主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打造色织、新型纺纱及制品、丝绸、锦纶和产业用纺织品其五大重点产业链,力争做强做大重点企业,做精做专成长型企业,快速“发酵”小型企业,保证纺织业在海安县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型地位。
为了全面掀起“大干四季度”这一热潮,射阳县纺织染整产业园与临海镇主攻重点齐头并进、强势推动。在射阳县委、县政府的积极领导下,紧密围绕“突破重大项目、加快产业集聚、打造特色园区、致力进位争先”的总体思路,狠抓“产业招商、项目推进、龙头培植、园区建设、高效农业、城乡统筹”的六大重点,精心周密组织的同时,着重落实“五大强势推进”,跟踪一批重点项目,重点紧盯南麻商会高端染整、台湾茂腾高端染整、悦达家纺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最终,使临海镇区经济实现平稳快速、高效发展。
沭阳县则根据《国务院关于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建设纺织强国纲要》、《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大力发展纺织业的同时,着重发挥包覆纱其优势工艺产业,制定出“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纲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思路,沭阳县预计将在开发区规划大面积土地,用以承载包覆纱的上下游相关企业。据了解,土地将由政府搭建平台,实施统一规划、统一供电、供水、供气、排污以及资源配置,试图发展循环经济,力争打造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完全的包覆纱产业发展平台,吸引外资的基础上,为包覆纱的生产与买卖奠定基础。
宿迁市纺织服装业结合生产的可分割性、行业黏着度低等特点,通过产业链要素资源的二次整合,为企业植入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元素。依据纺织行业与服装行业不同的发展特性,宿迁市针对自身特性进行了整合,使原有产业资源在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的基础上,提高纺织产业水平,进而推动服装企业生产迈入新模式。
今年,璜泾镇致力于化纤加弹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将重点放在PTA与织造项目上,利用化纤产业的集聚优势,推动与引进上下游产品的配套服务与相关的重大项目及活动。
抱团出击品牌化发展
区域品牌的打造,需要企业的抱团出击,将企业的“单打独斗”转变为以集群为单位的集团作战,只有这样,才会使集群与企业均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海安县先后建立了商会组织,制定了行业的诚信体系以及实施标准,充分架起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除此之外,海安县还定期组织会员企业参加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质量评估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行业规范、专项业务培训的开展;海安县还通过开展产业调研等方式,及时发布行业内预警信息,通过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反映企业诉求,为中小级会员企业提供配套的相关服务,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壮大纺织产业集群。而盛泽镇在纺织集群方面的努力,则主要围绕纺织科技中心、电子商务信息中心等一大批面向纺织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
在未来江苏省纺织行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中,古里镇将确立服装产品的主导定位,强化特色,全面提升其服装定位与品牌知名度;沭阳县也将注重品牌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数字化管理,努力将沭阳县的包覆纱技术产业打造成为“品牌包覆纱”、“名牌包覆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