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主要美棉进口国中国大陆和土耳其取消美棉订单、东南亚及孟加拉国等国部分美棉合同的执行也面临执行困难,再加上中国棉花直补政策将逐渐“水落石出”,中国2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8.5,创七个月最低水准等等利空的联合打压,ICE盘面主力合约上冲动能再次衰弱,空头力量由僵持阶段转为局布反攻,做多投机基金由“攻”转“守”,短线继续关注85美分强支撑位,若不跌破85美分,5月合约仍将在85-90美分厢体内反复振荡。值得关注的是,传言3月收储结束后政府将抛售新棉,同时起拍价格可能由18000元/吨调整为17250元/吨,并按4:1的比例搭配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或将使国储棉的成交成本下调1000元/吨以上,对外棉现货、远月船期棉的价格冲击较大,而增发棉花进口配额,对2013年度高等级美棉、2014年澳棉进入中国市场形成大利好,外棉“以价换量”的可能性大。
据了解,28日印度S-6棉轧花厂提货价跌至1月10日以来低点,报42100-42200卢比/candy(约86.65美分/磅),因此印度棉CIF船期报价、中国主港保税棉报价均有小幅度下滑,而已清关印度棉因“棉满为患”,各外商、进口商和贸易商都在抓紧销售S-6、MCU5。再加上2月28日郑棉期货盘面CF1405、CF1409等近月合约大幅下跌,国储棉的抛储底价也预期下调750元/吨,因此印度棉人民币报价整体下跌200-300元/吨。3月3日青岛、张家港以及南京港等地S-6报价集中在18000-18200元/吨,成交价则大多降至18000元/吨以下。一些贸易商表示,2月下旬以来各主港美棉、中亚乌兹别克斯坦棉以及5-6月船期澳棉的询价、成交非常少,报价大幅高于买家7-8美分/磅以上是主要原因,无配额或进口配额严重不足是另一个原因。青岛黄岛某进口商反映,至2月底青岛港有一部分美棉抵港并移入保税库,以几家大型外商的货源为主,EMOT SM、EMOT M级居多,但由于中国买家普遍认为美棉前期花存在着马值大、短绒多以及交货亏重大、报价虚高等问题询价、看货、订购的热情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