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是收集世界文学名著的经典开头,而《傲慢与偏见》的开头也的确经典: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跟随这样的一个开头到书中和电影里穿梭,你会慢慢的喜欢上她,一个拥有理智的女人--伊丽莎白。
爱情多半是盲目的、感性的、不理智的,一个人往往会在爱情里迷失自己,找不准方向,看不清自我。可是假如你真的在爱情里拥有那么一点理智,是否又会更容易收获爱情呢?
首先我想说说看书和看电影的不同,书籍带给读者更多的是思考:什么是爱情、爱情里是不是应该抱有理智?而电影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达西和伊丽莎白的感情纠葛。在这一层面上讲,书籍要胜过影片。但是书籍是触觉的、走心的,而电影是视觉的、悦目的。你看书会看到枯燥,但是电影不会,潺潺的溪水、清新的田园,还有马车、古典舞,多么让人感动啊。同时书籍留给你的是隽永的恒久的回忆,不会因为时间褪色。
其次,我还是想从影片的角度,适当地说说我的观后感。其实爱情是需要缘分的,也需要你有足够的信心去赌一把,伊丽莎白也是赌了一把才找到意中人。结婚和相爱哪个更难一些,看你在意内容还是形式。古人很聪明地把它分了,墙里开花墙外香,也算权宜之计。现在没有人相信爱情,婚姻变得分外容易,但也脆弱得不堪一击。
伊丽莎白在爱情中是理智的,她没有接受威克汉姆的求爱。尽管她不喜欢达西,但她也没有选择很快的把自己嫁出去。虽然威克汉姆的求爱看似滑稽,但是一个普通的少女还是很难抗拒这样的告白的。当伊丽莎白遭到母亲的逼迫时,她也并没有妥协,而是求助了父亲,还好她有一位开明的父亲。伊丽莎白走在爱情的路上,总是理智应对,不屈服、不妥协。
然而理智有时也并不见得就是好事,我不佩服她的理智,却佩服她对自己理智的信任,她至少是一个清楚自己转变的人。要是换成很多人,比如珍,大概都要为自己四月刚出口的“就算世上男人死光我也不会嫁你”纠结不已吧。当然她的小妹妹们在移情别恋转变立场方面会更为爽快些,但伊丽莎白还是不同,因为她有过彷徨无助痛苦失落,她的爱与不爱都缘自内心。正如“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加缪这话实在精辟,也不存在不通过挣扎而自我肯定的爱情。对自我的认同感,加缪会说“自我的意识”,很大程度就是生命强度的代名词,很不幸这种感受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自恋。
我极喜欢伊丽莎白伫立湖畔的身影伶俐,有所思而又无所待。“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她父亲的话真是对,我担心世上没有人能配上你。他的话又不太对,别担心世上没有人能配上你。
伊丽莎白的裙摆湿透了,她的卷发上沾满了晨露,她不断往前走,她终于遇到了达西。达西说,“你要知道,你一定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想和你分离。”这时候,太阳升起来了,罕见的明媚清澈。他们的手握在一起,他们的额头相触。
那是怎样的幸福呢?伊丽莎白握着达西的手,罕见的骄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她说:“天啊,你的手真冰冷。”那一刻,他们被这个平庸的世界感动得五体投地,她如果想让自己幸福一点,就不该指望日后还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伊丽莎白追到了王子,童话也就结束了。
伊丽莎白终于凭借她的理智换取了她毕生追求的幸福。而我们呢,我们是否应该学习伊丽莎白,学习她的勇气、她的理智、她的敏锐。当然我更倾向于一种疯狂,因为既然你的一生也爱不了几个人,那何不把给很多人的爱集中在一点上,如火如荼的爱上一个你认为值得去爱的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了理智,那么爱情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有句话这样说: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其实各有各的好处,蓝图指挥你有条有序的活着,拼图里却更多了几分惊险刺激。同样,爱情里不必完全理智,但也不能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否则等待你的永远都是遇人不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