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是花纱布市场进入“后收储时代”新阶段,执行新的国储棉抛售竞卖新政的第2个月,同时也是传统纺织旺季的“红5月”。可非但5月旺季的纱、布销售未能“旺”起来,就连棉花行情也是疲软不振,整个5月的花纱布市场行情可谓是“疲弱不堪,颓势难振”。
自4月1日执行调低的17250元/吨的国储棉抛售竞卖底价后,棉花市场即时作出二大反应,一是国储棉抛售竞卖热度突涨,国储棉计划销售(投入)数量和成交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二是棉花价格立马下调,不论是现货棉价,还是期货棉价,都在向国储棉抛售竞卖成交价格“靠拢”。同时,棉花价格下调的涟漪迅速向下游棉纱、布传递,致使棉纱、布售价也一降再降,只得无奈的保本微利甚或是亏损销售,更加重棉纺织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进入5月后,棉花市场第一大反应——“国储棉抛售竞卖热度突涨”,未能得到延续,反而却是热度逐步冷却,表现为国储棉竞拍成交数量的大幅下降;而第二大反应——“棉花价格立马下调”和“棉花价格下调的涟漪迅速向下游棉纱、布传递”,却延续下来,并成5月花纱布市场运行的“主旋律”——弱势盘整,销滞价降。
总体上看,“后收储时代”新阶段的第2个月5月,国内棉花市场仍是由国储棉抛售竞卖“垄断”的“政策棉市”的运行态势。这个一元价格体系中的国储棉抛售竞卖成交价格,则是现、期货棉花价格在盘整运行中“靠拢”的“标尺”,也即是由国储棉抛售竞卖成交价格这把“标尺”,明白无误的“限定”棉花市场的价格。棉纺织企业的购棉主渠道也仍是只有从国储棉抛售竞卖中竞拍国储棉这一条“路”,辅以用少量进口棉配额采购部分适用的高等级外棉或疆棉,以补充高等级适用棉花的需求,从现货市场采购的意愿极低。棉花加工企业库存的现货皮棉多为未达到交储标准的散批、混批棉和低等级棉,销售困难,几乎无人问津,即便一再降价让利也难换来销售量,仅有少量高等级国产棉和进口棉销售相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