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政策已经落地了,但是补贴具体价格是9~11月的平均价格,轧花厂要等到11月才能计算成本,现在轧花厂不敢买货,棉花厂也不敢从棉农手上收棉花,很多工厂是为了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才没有停工。”四川金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来建勋27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小编采访时对看不清棉花价格的“底部”表示了担忧。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企业数据显示,1~6月我国纱产量累计同比增长0.4%,布产量累计同比增长3.1%。1~6月棉纺织企业开工情况仍然不甚乐观。其中,跟踪大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为90%,中小企业平均开工率为60%~70%,集群小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仅为50%。
对于这样的情况,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品处处长张显斌对企业的担忧表示理解,他正在试图传递让棉花产业链上的企业安心生产的信号。“我希望能够给大家树立信心,现在的确有很多担忧。当年产量、储备库存、进口是决定供给的三个方面,而后两者都是可控的。大家现在有一定的悲观情绪,但是与当年产量的需求相比来看是有一定的缺口的。我认为有信心引导国内价格相对平稳运行。”
在接受本报小编采访时他还表示,从收储政策到直补政策反映出政策的关注重点已经由棉农转移到了流通环节中的企业。“以后价格会更加市场化。”他说。
今年棉花价格的波动让棉纺织企业不敢“接招”。1~2月棉花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受季节因素影响,纺织企业订单放缓。3月,市场传言放储政策将有所调整,内棉价格开始松动,外棉价格上涨3%,国内外棉花价差有所收窄,纺企订单以补货为主。4月,储备棉投放价格下调至17250元/吨,同期国家明确取消棉花临时收储,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4~5月内棉大幅下跌,跌幅大于外棉跌幅,国内外棉价差缩小至3000元/吨。纺企原料及纱线库存贬值,订单增长再度放缓,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6~7月,内棉价格逐步跌至储备棉成交价附近,跌幅放缓,外棉仍较大幅度下跌,价差回升至4000元/吨。
“以前有收储价格,我们对棉花的价格大致有一个预期,今年变成直补政策,距离新棉上市还有一段时间,现在棉价还在走低,波动也大。现在买棉花是自我摧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棉纺织企业人士说。
在此情况下,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青翠透露,今年1~8月,我国棉纺织行业亏损累计同比扩大29%,主营业务收入减少1.26%,利润总额下降25.99%,从业人员总数减少了5.6%。
张显斌表示,虽然目前国家有大量库存,但是为了让棉花企业放心收购加工新棉,优先销售新棉,国家至少在2015年3月份之前不会往外投放。而3月份之后是否会抛售新棉,还需要其他的指标作为前提条件,比如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还有新棉销售进度达到了70%~80%。而且国家在棉花进口上也会妥善安排。原则上,今年除了89.4万吨1%关税内进口配额以外,不再增加进口配额。
“以后政策将成为中性因素,还是会回归市场价格。”招商期货有限公司上海营业部总经理杨志江说。在他看来,明确了目标价格补贴按照“价差”原则后,供需面将成为影响新年度国内棉价的根本因素,棉价受政策影响降低,开始回归供需基本面,内外棉价差将逐步缩小,新年度国内棉价将接近进口棉港口完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