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染料隔三一小涨,隔五一大涨的趋势也并未改变。而此时,节能减排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开始频繁挥动,前途难测的中国印染企业又将何去何从?
并非都是坏消息“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成本上调是政策性问题,我们只能承受。”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面料、辅料及纱线(春夏)展览会上,一位印染公司老板有些无奈地对记者吐槽,可以看出入行多年的他,对业内的风雨虽早已司空见惯,但面对这一轮的环保风暴带来的影响仍表现得有些不安。
钱,始终是企业做环保改造绕不开的话题。在平均利润率不足5%的纺织业,做环保改造囊中羞涩,但不做又可能因环保硬约束而出局。2015年伊始,除染料成本上涨外,印染企业还面临了废水治理等环保成本的上涨,这无疑给“夹缝里求生存”的印染企业又狠狠地捅了一刀。
然而面对印染成本的提高,一些面料企业却淡定异常。浙江东企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卞迎春向记者介绍,今年公司在废水处理这一项目上就相继投入了700万~800万元,引入了大量先进的废水废气处理设备。“随着环境改善需要,对废水治理要求在不断提高,如按当前生产总成本算,除染料、人工等外,水成本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差不多占到总成本的近一成。在运用了一系列技术处理之后,废水的重复利用率超过了60%。所以从长远考虑,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考虑,当前投入都是值得的。”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抱有这样想法的企业不在少数,多家企业负责人还建议纺织企业应将负责集中预处理的污水处理厂作为其供应链的组成部分,明确各方污水处理责任,避免集中预处理有吃“大锅饭”的痼疾,真正大幅度减少纺织业污染排放。
无锡市新兰纺织品有限公司也站在“淡定派”的阵营,其公司业务经理陆峰伟直言不讳地表示道:“涨价是全行业的事情,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大多服装品牌也不会在乎1件衣服成本提高1元~2元钱。但对以集群力量为依托,主打价格战的企业影响肯定会比较明显。在过去,他们对外的报价甚至比我们成本都低,以吸引把价格作为重要考核因素的服装企业。如今,环保指标的提升,使他们环保投入加大,导致他们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削弱,对我们这些以品质为主打的企业可以说是个‘好消息’。”
集群优势在不在?
说到印染集群,柯桥的“存在感”十足。纺织印染一直是柯桥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当地印染总产能约占全国的1/3。不过,作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纺织印染COD(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污量均占柯桥区的95%以上,这些高能耗、重污染所导致的问题,让这个行业饱受社会诟病。
而近些年,柯桥政府下令整改力度之大同样令人咂舌。“整改”、“关停”、“退出”等词眼频繁出现,中小企业因偷排污水向公众登报道歉,十强企业因为污染问题遭到停业整治……今年2月,柯桥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17年基本完成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全区50%以上纺织印染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主要产品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米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0%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面对越扎越紧的环保紧箍咒,当地企业又有何感触?
“关系不大,因为我们生产的面料一直遵循环保原则,企业标准一直高于国家标准,近些年,公司除了继续保持对废水污染的处理力度外,还加大了对废气污染的力度。”文诺毛纺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王晓英对成本上涨问题表现得很泰然,在她眼里,当今企业就是要多一份社会责任感。
绍兴东森印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傅水尧,还身兼苏绫纺织品有限公司、开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对于印染行业近些年的变化可谓了如指掌,他坦言:“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处理成本很高。在企业刚搬去滨海工业园区的时候,水成本(工业水、生活用水)大约是3元多1吨,短短过去几年,现在综合起来则超过10元/吨。”据傅水尧介绍,印染行业年取水量3~5吨/百米布,是国外同行业的2~3倍。针对成本上涨问题,东森也引进了先进的国外废水处理技术,以便减少能耗,提高效益。
在谈到因为成本上涨是否影响到订单情况时,傅水尧认为,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成本对印染企业产生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短时间内会有一定影响。但他同时表示:“印染企业在减排这一考题面前,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都会通过考试,而生产低档产品、管理粗放、实力不强的企业,可能会难以承受其重。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印染企业将会面临一场‘洗牌’,‘小而散’的印染行业结构会得到有效改善,这对产业提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