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特鲁克的数据显示,世界棉花消费量在本世纪初快速增长,在2009/10年度达到最高值,超过2760万吨。随后在2011/12年度消费量下滑,不到2250万吨。自此以后,恢复速度缓慢,接下来两个年度的增长率分别为4%和1%。
在2014/15年度,考特鲁克预测棉花消费增长率为2.5%,可能与2015/16年持平,总使用量预计约为2400万吨(该预测比较悲观)。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USDA)抱有比较乐观的看法,预测2015/16年的增长率为3.5%,其预估达到2500万吨以上。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10年度的棉花消费量严重缩减,西方主要消费市场的纺织品需求萎缩是主因。2011年初棉花价格飙升更加剧了使用量的下跌,破坏了原有的贸易关系并导致人造纤维(尤其是涤纶)使用量的增加。在两年半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涤纶短纤维的价格不到棉花价格的60%(基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并在2014年3月达到最低比率:44%。在两个重要事件的影响下,棉花市场将在恢复之路上继续斗争。据推测,2014年中国棉花政策调整(重点在于市场决定价格)将可能有利于恢复棉纺厂的竞争力,提升棉花的使用量的迹象还不明显。事实上,正如路易达孚北京贸易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在考特鲁克"中国国际棉花会议"特刊中所述,“棉花取代化学纤维将是一个趋势”。
考特鲁克基于中国棉花信息网(Cottonchina)的数据进行了预测,我们预期在未来一年中国棉花的使用量只有小幅增加,如果政府保持进口配额分配限制,国内棉花使用量将会明显上升,同时将影响进口供应。在该政策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加快了对外投资的步伐,重点投资区域是那些原棉进口政策比较宽松且劳动力比较廉价的国家。越南在企业投资清单中位列第一:自2011/12年以来,该国的棉花消费量逐年增长,且增长快速,目前该国的棉花消费量约为2001/02年度的10倍。
其他国家的纺织业也受益于中国政策的调整(中国从原棉进口转到棉纱进口)。印度对中国的棉纱出口量呈上升趋势,在最近几个月,对中国的棉纱出口占印度每月总出口的40%以上,有时超过一半,超过100,000吨。
在2015年3月底之前的5个月内,印度成为中国进口棉纱的最大供应国,取代巴基斯坦(传统的主要棉纱供应国)。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投资纺纱业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在本世纪迄今为止,印度棉花消费量大幅增长,但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棉花消费量增速缓慢。印度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超过官方目标,截至2014年底,过去三个财政年度的增幅为两位数的百分比。印度政府最近出台了“印度制造”政策,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制定了宏伟的目标。
针织品和成衣出口是孟加拉国棉花消费量增长的基础,目前该国的棉花使用量是2001/02年度的4倍以上。
中国棉纱进口给纺织业在各地的扩张提供了重要支持。就乌兹别克斯坦而言,该国不断努力增加棉花产量,以用于国内消费,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国的第七大棉纱供应地区,位于印尼和中国台湾之后。其国内使用量的增长速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棉纱进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有很明显的关联性。
无疑还有更多这样的例子。然而,明显的是,中国棉花政策的调整和本国棉纺行业的竞争力带动了其他国家的行业发展。未来中国的棉花政策方向对于中国纺织厂和其他国家的纺织厂而言都是同样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