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不会在三五年内完成,需要继续发挥产业优势,发展更多高附加值的领域国际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一是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二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向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三是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完成一半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四是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此时,技术相对趋于稳定,技术投入少,成本优势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一是第三产业的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投资方式中,研究开发和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投资比例也同时增加;二是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出现跳跃性。国际化发展顺序可以从跨国公司体系内的任何部位开始,价值增值链的任何部分均可安排在能为提高公司整体业绩作出最大贡献的地方进行;三是生产外包成为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其中,OEM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外包形式;四是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给链整体搬迁趋势;五是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成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其中,全球价值链分为三个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的最佳配置,根据各国的特点,分别把各个环节转移到最能增强其竞争优势的国家去。
国际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路线
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兼有一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因素,主要体现在机械设备、工艺水平和管理经验上。纺织服装产业产能转移的大方向是在追逐更低的成本,而在产能转移后,留在原生产基地的企业更多集中在附加值高的环节——设计生产高端面料、研发生产新型纤维、纺织机械、提供供给链管理服务等。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现状
首先,国内区域之间的转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普遍存在。把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去,不仅可以明显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可以推动省内地区的经济合作。
沿海发达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可以获得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还可以享受到许多当地的优惠政策。同时,中西部良好的发展条件和优惠的政策也吸引着海外产业进入。
比如,新疆棉纺织行业。新疆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其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四成,棉花总产量占全国六成,棉花生产占全球棉花总产量的15%。2014年,国家在新疆试点棉花直补,目标价格直补政策将继续稳定新疆棉花生产,并继续增强新疆棉花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根据新疆《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新疆设立200亿元左右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纺织服装园区基础设施和服装标准厂房、企业技术改造、高标准印染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及运营费用补贴、点价和运费补贴、信贷风险补偿等,扶持当地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同时,新疆发布纺织服装产业十大优惠政策,规划到2023年带动100万人就业。
其次,国内企业向海外转移。国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不仅是内部的区域转移,必须要和国际的纺织服装产业接轨。从国际转移出现以来,我国有一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地区。据了解,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已近千家,到孟加拉国投资的也有百余家。
总之,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通过在海外的投资,可以合理利用自身规模及产业链优势,并规避我国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贸易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劣势,做到取长补短。
最后,“反方向”转移。所谓“反方向”转移,主要指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将自己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公司总部,从不发达地区向相对发达地区甚至是向发达国家转移。这种转移能够迅速为企业打出知名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国内承接这种“反方向”转移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因为这些大型城市拥有畅通的物流、及时的资讯、发达的科研力量、完备的现代服务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条,这些都为“反方向”转移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和机遇。目前全球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在中国发达的大型城市设立区域总部,体现了这些城市在配置全球资源方面的优越性。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兴起靠的也是成本优势,但目前在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纺织服装产业的变革势必要发生。关键在于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到能够有效提升附加值的突破口,而不能仅仅依赖压缩成本来延缓行业变革。
目前,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成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虽然与后发国家相比成本优势不再,但是凭借规模、产业集群、基础设施、资本和技术优势,结合品牌商对供给链要求的转变,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仍有发展空间。
第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棉花产量在680万吨左右,国内产棉可基本满足内销市场的用棉需求,而日本、印尼、越南、孟加拉等国家纺织服装产业,需要大量地依赖进口棉花、纱线和面料。另外,我国的化纤产量占全球八成,具有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能力,而且中国的纱线、面料、服装以及鞋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
第二,产业集群。我国在纺织服装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排名第一,产业链完整,有涉及棉纺、化纤、针织、辅料、附件等各环节的产业集群,这能够帮助我国的品牌商简化供给链管理难度,缩短反应周期,强化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基础设施。我国的水电动力、运输物流等基础设施完善。
第四,产品交期和质量稳定。受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产品交货期和质量上取得了很好的口碑,中国制造本身已经逐渐摆脱了廉价低端商品的形象,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相比,反而形成了一种地区品牌优势。
第五,内销市场大。我国本土服装市场年均复合增速在10%左右,远超欧美日0%—3%左右的增速。在内需市场中,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不需要缴纳进口关税,成本劣势更小,订单反应速度更快。
整体来看,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正进行第五次国际转移,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投资政策、汇率环境、贸易壁垒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下降,部分纺织服装产业向东南亚国家以及加勒比海区域转移。但因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整体规模较大、配套设施完整、内销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发展区域性不平衡等特点,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不会在三五年内完成,需要继续注意发挥产业优势,发展更多高附加值的领域。
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方向决定了未来,纺织相关原料丰富的地区将获得市场更多关注,并吸引相关政策力度的倾斜,新疆作为重要的纺织原料供给地,应给于足够的关注。浅析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