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荧光增白剂在漂白织物上进行增白处理后,能强烈地吸收白光中的紫外光,然后再发射蓝色的可见光,此可见光与织物上原来发射的黄光互补为白光,使织物显得更为洁白。但使用荧光增白剂时,首先要了解该荧光增白剂的泛黄点,因为这和使用浓度有关。一般浓度增加,白度也相应增加,但在一定的浓度下,白度为最佳白度时,浓度再增加,白度并不增加,相反白度有所下降或导致泛黄,此最佳浓度称为荧光增白剂的泛黄点。各种荧光增白剂由于剂型、力份等生产方式不同,其泛黄点亦不同。
荧光增白剂在使用时,还要了解其有关性能,如耐酸、耐碱稳定性、耐氧漂稳定性、耐次氯酸钠稳定性、耐硬水稳定性、与柔软剂等同浴稳定性等。同时,荧光增白剂还与半制品的白度有密切关系,还与后处理烘干(定型)温度有密切关系。
例如,在棉织物增白中,常用的有荧光增白剂VBL,这种增白剂耐酸性差,当pH值小于7时,白度下降。BSL不耐氯,不能与阳离子柔软剂同浴、耐硬水性<300mg/L。烘干温度大于110℃时,VBL处理织物的白度开始下降。而荧光增白剂MST(缩状)的耐酸、碱稳定性好,无论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白度均较理想。MST耐热稳定性好,烘干温度要在130℃时白度值开始下降。MST可以与阳离子柔软剂同浴。耐硬水可达600mg/L。MST 增白效果好,还可弥补增白剂半制品白度不佳的缺陷。避免了原来用VBL处理时因半制品白度不佳而多次复漂,影响生产进度,造成织物强力下降的问题。而且MST在使用过程中无沫迹产生,工艺范围较广。虽然Uvites MST价格较贵,用量较VBL多,但总体经济效果还是合算的。
关于荧光增白剂的增效作用,是指两种不同商品荧光增白剂(必须是同类型)按适当比例拼混后,其白度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一种增白剂的白度值。例如荧光增白剂DT(上海产)在190℃定形后,白度为91.86%,如果与Ciba公司的Uvitex EBF拼混时,在190℃定形时,白度可达95.10%(EBF70%+DT30%)。这种提高白度的效果,就是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