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注定是一个“黑色六月”,这个月棉花的库存问题终于再也遮掩不住,渐渐浮出了水面。之前棉花圈一直回避库存这个问题,为了抬高棉价不断炒作着。
市场上先炒作棉花供需结构性缺口,国储新疆棉成交率基本100%,挂牌之后被抢拍一空。优质棉成了贸易商的杀手锏,地产棉也借了东风,与新疆棉比翼齐飞。
再炒2017年棉花面积,2017年棉花面积增幅有限,不足以支撑起2017/18年度的纺织用棉。于是,棉价也鼓帆寄云海。
还炒外纱进口量大降。海关统计,4月我国进口棉纱14.10万吨,环比减少22.73%,同比减少14.35%。5月份外纱进口量虽还未见官方数据,但据进出口贸易公司、外商还有纺企业的统计,5月份我国棉纱进口仍将呈现较为明显的回落,或低于12.50万吨(环比下滑超过12%)。外纱进来的少了,国产纱就能多分些蛋糕了。国产纱形势好了,国产棉不也就水涨船高了吗?
这些炒作,都是有根有据,逻辑上也很说得通。今年有一个“狂欢”的春天,有一个春和景明的5月。
但库存问题终归无法回避,6月10日USDA发布6月供需预测报告,中国棉花产量调增10.9万吨,至522.5万吨,预测全球产量2497.9万吨,调增32.8万吨。由此,一系列的库存问题浮出水面。距轮储结束还剩56个工作日,按照每个工作日3万吨的挂牌量,60%的成交率,还将有100.8万吨储备棉流入市场。另外,6月上旬,全国棉花商业库存和工业库存合计约215万吨,在不考虑进口的情况下,9月新棉上市之前,国内棉花有效供应达到215+100.8=315.8万吨。
在库存充盈的背景下,需求却显得那般羸弱。如果以每月消费量75万吨计算,6-9月(6月还剩半个月)国内棉花消费量预计为75*3+37.5=262.5万吨,供应宽松。
一算账,国内供需实际上是比较宽松的。那么,近期棉价的回归就是必然,就是理性的,实实在在没有任何水份的自发动作。所以,我们更应该理性的认识这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