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市场进口棉纱询价、成交仍未现起色,C40S及以下支数棉纱交投比较清淡,C40S纱的出货情况稍好于C32S纱;外盘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纱交易气氛更淡,整个进口纱市场陷入深度僵持,进退两难的境地。整体来看,6月中旬以来巴基斯坦低支赛络纺纱、C21-C32进口漂白纱等外盘报价逆势调涨0.02-0.03美元/公斤,其它纱支企稳。业内分析:
其一、虽然ICE期货主力合约从87.18美分跌至76美分以下,跌幅超过13%,但印度S-6、J34、MCU5等报价走势却与ICE背离,出厂价连续两周在85-86美分/磅范围内微幅调整(6月10、11日S-6远东主港报价87.90-88美分/磅,高于EMOT SM 1-5/32〞报价0.20-0.30美分/磅),纱厂纺纱成本、出口和运输费用稳定。
其二、印度卢比、越南盾等货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走强,以美元计价的棉花、棉纱CNF(CIF)价格易涨难跌。从技术来看,美元指数中期下落到1月初以来的平行通道下沿96.50获支撑企稳回升,但美元指数日内接下来仍有回调压力,关注97.10支撑作用。
其三、自5月份以来港口棉纱保税数量持续下滑,C21、C26S、C32S等包漂纱及高品质赛络纺纱供应趋紧,贸易商抗跌情绪重。
海关统计,4月我国进口棉纱14.10万吨,环比减少22.73%,同比减少14.35%,如此快速下降引起了涉棉涉纱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从一些大型棉纱进口企业、外商及纺织企业的粗略统计来看,2017年5月份我国棉纱进口仍将呈现较为明显的回落,或低于12.50万吨(环比下滑超过12%),其中越南纱虽然仍占据我国棉纱进口量第一,遥遥领先于巴基斯坦纱和印度纱,但危机已越来越近,不排除逐渐被印度纱追赶并弯道超车的可能,原因如下:
首先,7月1日起印度推行GST法案,其中与棉纺行业相关的GST税率调整为:棉花及棉纱(5%)、纺织品(5%)、成衣(12%)、丝麻(0%)。业内分析5%的GST(商品和服务税)将为企业降低成本,鼓励棉农种植更多的棉花,使印度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重新获得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对印度棉纺织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随2016/17年度美棉销售殆尽,越南纱在配棉、品质稳定性、供货及时上的难度加大。据USDA月报,2016/17年度越南棉花进口量将达到117.6万吨,其中65%以上为美棉,但截至6月1日,美国2016/17年度棉花净出口销售量累计达到328.4万吨,同比增长63%,6-9月份可供中国、越南、印尼、印度等买家选择的2016/17年度美棉已寥寥无几,而越南纱厂大多没有广积粮的习惯,因此采购印度棉、西非棉等必然导致棉纱品质波动、供货能力不足。
再次,越南纱的价格优势正逐渐消退,市场接受度下降。自5月份中旬以来,国产棉纱在储备棉轮出底价下调,郑期各合约跳水(CF1709跌幅8.13%)的拉动下的进入下滑通道,截止6月中旬前,OE纱、普梳纱和高支精梳纱出厂价普遍回落300-500元/吨;而越南纱清关的人民币报价却稳中略涨,纱价倒挂有所加深。另外,近一个多月来印度纱FOB、CNF、CIF报价整体下调0.12-0.15美元/公斤,C21-C40S与越南纱的差价由前期的0.20-0.30美元/公斤下滑至0.08-0.15美元/公斤,印纱逐渐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