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素有“纺织之都”称呼,当地通过集聚发展,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今年上半年,柯桥印染业实现产值350.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7%。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柯桥打破“坛坛罐罐”,淘汰落后产能,转型提升产业,率先实现突围。
转型路上,柯桥纺织印染业有着怎样的阵痛
从2010年算起,柯桥启动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工程,这场轰轰烈烈的印染“企业大迁徙”已经持续了7年。今年是企业搬迁的收官之年,柯桥把滨海工业区外的所有区块都划为“退出区”,“退出区”中的108家印染企业要么兼并重组、整体搬迁,要么永久退出。年底前,滨海工业区外,将不再保留印染企业。
柯桥印染集聚区的门槛是日排放量1万吨以上,这意味着有实力的大企业才能入驻。柏盛集团的老总金柏林做了30多年的印染生意,他的企业是年底将搬入集聚区的第17个项目。
花6个亿搬家,这次老金下定了决心。作出这个重要的决定,他花了整整7年,在2010年柯桥印染产业第一次集聚升级工作座谈会,老金就签下了搬迁的意向,但面对巨大的投入和停产失去客户的风险,迈出第一步,很难。
在犹豫着搬家的7年里,老金也没闲着,上马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努力在原地提升。然而厂子建在村子中间,土地有限厂房老化,越来越高的排污能耗成本,更是挤压着企业的利润。如今中低端产品每做一米就要亏一毛钱,这笔账老金算得很清楚。比起去年,今年企业的产值已经下降了20%。
让老金改变想法的,还有集聚区里企业的新气象。同样是从钱清镇搬到集聚区的宏强印染,四家老厂变为一家,6个亿投的投入,上马新设备、新厂房,在度过几个月的适应期后,产值从2000多万迅速回到了每月5000多万。尤其是园区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一期已有日处理能力20万吨,二期会让这个数字再翻一倍,每家企业不用再自建污水处理池。
算算成本帐,土地账,环境帐,老金用七年的时间,作出了搬家的选择,而在整个新区,今年有17个项目要完成搬迁。这些重组提升后的印染企业,组成了一个3.5平方公里的“蓝印时尚小镇”,将打开转型发展的新空间。
今年38岁的王志华,20多岁开始学打样,虽然长着一张娃娃脸,但已经是行业内的老师傅了。在柯桥创怡印染有限公司的打样间,王师傅拿到客户的小样,配方怎么调,颜色准不准,全靠他多年来的经验。十几年下来,他通过目测手写记下了三千多种颜色和配方,积累的颜色配方的本子已达到十几本。
几十年的历练与经验,让他这样的成熟老师傅在整个行业内都备受尊重,然而在柯桥滨海工业区,却很难再见到他们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则是国外的“新师傅”。
▲来自意大利的电脑配色“新师傅”
电脑测出颜色,机械臂抽取配方,一次性打样的准确率有95%!据绍兴兴明染整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建军介绍,这位来自意大利、身价不菲的机器“新师傅”,哪怕是一个刚进企业的大学生,只要掌握整个流程的操作习惯,一个星期后这位学生也能完全变成“老师傅”。
在柯桥滨海工业区,“新师傅”不仅限于一台打样机。去年5月,兴明染整从钱清镇的老厂搬到集聚区,老总钟建军便痛下决心,把原来价值5000多万的设备当废铁卖了个精光,然后花了2.5亿,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引入了国际最顶尖的设备。
在钟建军看来,同行或许认为他在犯傻,毕竟自己的老厂在行业中也不算做得差的,但到了集聚区,他认为不是仅搬迁这么简单,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印染厂模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才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的工厂人数按原来的规模要800到900人,现在我们在生产一线的人员是160左右,因为染厂是传统产业用的人工比较多,所以把人工能够降下来,就是一个机器换人喽。”早前被人叫做“傻瓜”的钟建军,建起的是国内第一家“傻瓜式”印染厂:每一卷白胚布进入工厂后,都会被贴上一个条形码,之后所有生产环节,都由中控机房的电脑统一调控,生产线上的“新师傅”们会自动一一接手。
在柯桥,原先大大小小200多家印染企业,早年间都使用着大量能耗高、排放也高的低端设备,十年以上的老旧设备一度占到了80%。这次搬迁集聚,柯桥一手制定印染产业设备改造负面清单,设置新设备准入门槛,一手将企业技改的补贴提高到15%,是普通行业的15倍。一保一压,倒逼企业鸟枪换炮,仅去年就淘汰落后印染设备2023台。
越来越多“新师傅”的加盟,更新生产工艺,带来了产品线的全新升级。如今兴明染整借着电脑控制的“傻瓜”车间,放弃做了十多年的全棉纶市场,主攻天丝、莫代尔等舒适环保面料。产能减少了一半,产品附加值却从原来的每米1元提升到了每米6元。
而在宏强印染,刚刚改造完毕的全新印染设备,生产出的“特黑”产品,价格是同行的三倍,并且一年四季没有淡季。宏强印染的董事长杨建强表示:“不比不知道,其他厂做出来的黑,拿到我这里,就不是黑了,变成了藏青色。”
今年1-6月,柯桥全区技改投入161亿元,印染行业中有60%的设备达国际领先。通过改造升级,印染企业产量保持稳定,但利润增长达到15%,利润率提高2个百分点。在柯桥区副区长齐方良眼中,通过互联网+、机器人+来实现生产设备和生产工业的素质化、智能化改造,智能生产、智慧管控的新局面必将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