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中旬以来,棉花经历了一波大涨大跌,成为期货“网红”品种,此次行情是否昙花一现,市场关注度极高。
行情大涨引调控
5月16日,棉花期货闯入市场眼帘,其价格经过16日、18日及21日的不断突破,一度触及19250元/吨的高点,成为农产品中的“网红”明星。
6月2日,中储棉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联合发布《关于2017/2018年度储备棉轮出有关事项的公告》(下称“公告”),规定自2018年6月4日起至本年度轮出结束,储备棉轮出交易仅限纺织用棉企业参与竞买,停止非纺织用棉企业参与竞买,纺织用棉企业购买的储备棉仅限于本企业自用。“禁拍令”的发布,及随后接连发出的定向投放滑准税配额等消息,引发棉价连跌。
中银国际期货研究所农产品研究员熊涛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与工业品不同,短期波动不会特别大,当前棉花的大涨大跌行情,其实早有预兆。美棉主力在2016年2月出现55美分/磅的低点,至棉花年度结束的8月底,价格运行区间为55-75美分,2016/17年度价格运行区间65-85美分,2017/18年度运行区间到目前为止是70-95美分。而郑棉主力在2016年3月见底跌破万元大关,年度尾声上涨至15000元/吨附近,2016/17年度,郑棉核心运行区间在15000-17000元/吨,2017/18棉花年度尚未结束便已达到19000元/吨的高点。“棉价的每次低点都有抬升,同时每次高点也有突破,棉花上涨行情早已启动,只不过因为波动时间长、幅度小,没有引起市场关注。”熊涛指出。
美尔雅期货棉纺高级研究员司晓雨指出,此次郑棉大涨,核心逻辑有三点包括:供需紧平衡、国储棉库存压力趋小迫近安全库存及进口政策,而政策调控也是针对这三点。国储安全库存方面,中国棉花协会此前提出不存在安全库存这一理论,同时再度发文表示如有需求2017/18年度轮出数量不设上限;进口政策方面,棉协定向增加滑准税进口配额,针对多头进口政策逻辑增加供给预期;供需紧平衡方面,经过扩大轮出及增发进口配额后,2018/19年度的供需如不出现极端天气情况基本可维持平衡。
上涨可期防风险
棉花价格持续走高,投资者和投机者蠢蠢欲动,棉花后市行情有哪些利好与利空,投资者如何操作,引人关注。
熊涛指出,棉花库存消费比和棉价呈现高度负相关,2014/15年度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达到顶峰99%,随后年度分别降至84%、76%,今年上半年为73%,据USDA(美国农业部)发布的6月全球棉花供需平衡表来看,2018/19新棉花年度库存消费比降至67%,后市棉价运行重心将继续抬升。
在市场操作上,熊涛表示,2018/19年度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继续下降,基本面改善,如果不出现重大宏观利空,美棉重回低点概率较小,建议买入,并可期待新高。国内方面,2017/18年度国内棉花收购成本15000元/吨,销售在16000元/吨左右,2018/19年度,在基本面改善背景下,收购成本和售价抬升是大概率事件,CF1901合约在16000元/吨一线具备长线买入价值。
司晓雨指出,第一轮政策利空与供需慢牛在角力中暂时平手,后期双方是否加码需持续关注,5月作为棉价传统强月,6、7月份价格应不及5月。如果没有特别的政策发布,远期看价格重心应逐步抬升,但利空政策并未完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