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人尽皆知,年幼的司马光就能突破“救人离水”的常规,运用“让水离人”的思维成功救出小伙伴。武进区一家列入“263”关停名单的印染企业,同样运用创新思维,砸破传统印染业的“染缸”,实现无水印染,成功拯救了企业自身,不仅实现了行业技术的大革新,还带活了整个行业。
浴火涅槃方能重生
当前,武进正在全力打造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263”专项行动正在强力推进。面对全区减少化工企业50%、减少排污量50%这两个硬性指标,众多化工、印染、电镀企业面临关停搬迁或转型升级的抉择。
副市长、区委书记史志军表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富民账,只有发挥“事事当争第一流”的阳湖精神,才能在转型升级中抢抓先机,赢得比拼。
常州运达印染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它位于中国织造名镇——湖塘镇,主要从事织布、牛仔布后整理、白坯布染色,拥有28台染缸,年产2000吨织布,同时会产生20万吨印染废水。传统印染工艺,必须经过高温高压,产生大量印染污水和废气,这样一家印染企业理所当然被列入了关停名单。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企业转型升级,各级政府一直在引导,企业也一直在探索。早在“263”专项行动还没启动前,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武进的印染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瓶颈,主动谋求出路。
2016年开始,常州运达印染有限公司就与中国航空航天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和江苏大学专家合作,研发高分子染色助剂,解决深色渗透难题。在列入“263”专项行动关停企业名单后,该公司不退反进,加大投入,历经上万次试验,成功实现了无水印染技术在化纤面料方面的突破。
据介绍,无水印染整个染色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不需要一滴水,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清洁化印染。根据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使用该项技术的染色布,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标准!
“我算了一笔账,传统的印染,一吨布需要大约100吨水,无水印染,每吨布可节约用水70吨,加上蒸汽、电费和人工费用,每吨节约成本可以超过2000元。”运达印染董事长张安达长舒一口气:“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新路子!”至此,该企业一举淘汰28口染缸,从一家传统的印染企业转型为推广无水印染技术的环保企业。
转型升级为行业谋出路
湖塘镇作为老牌工业强镇,在2016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评比中上升至第23位,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1亿元。
湖塘的纺织产业自古以来便自成一脉,印染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在新常态下,却成了湖塘纺织产业的绊脚索。然而,湖塘的纺织业并未就此认命。今年2月4日,“湖塘镇商会运达印染生态共建百万光彩基金”顺势而立,运达印染董事长张安达表示,捐资百万成立基金,为的是让更多的印染企业看到希望,走出困境。
“我一直在寻找技术改造提升空间。”武进一家本土上市企业负责人说,“听说有无水印染技术,节能环保,我想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目前,广东印染企业松兴泰织造已经与运达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并且试产成功,本土这家上市企业也已经与运达开展对接。
我国是纺织大国,又是水资源紧缺国家,印染行业集聚的江苏、浙江两省,几乎占了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表示,该无水印染技术的推广,将对全省乃至全国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和资源节约利用带来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