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上中旬,国内籽棉陆续采摘上市,开秤试收的棉企逐渐增多,2018/19年度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的“大幕”正徐徐拉开,沉寂多时的棉花市场再度活跃、热闹起来。
但与棉农、合作社、植棉大户的开启秋收节奏不同的是,厉兵秣马、只欠东风的棉花加工企业近日有些踟蹰不前、瞻前顾后,一方面内地、新疆籽棉开秤价分别较2017/18年度同期上涨0.30-0.40元/斤、0.40-0.50元/公斤,涨幅明显高于涉棉企业预期,再加上伏前桃普遍品级低、马值大、籽棉水份高,收购风险偏大;另一方面2018/19年度部分棉花企业普遍收购资金偏紧。部分轧花厂、贸易商仍有一定量的资金被2017/18年度陈棉库存占压,短期清仓、落袋为安的希望不大,对2018/19年度籽棉收购形成制约。
从棉农惜售、市场情绪及往年惯例来看,2018/19年度籽棉收购价格呈高开高走再回落的概率较大,南疆40衣分手摘棉收购价将上破7.80元/公斤,能否破8元/公斤要看郑期、轧花厂资金和外围商品市场能否给力(水分12%以内),到底该追涨抢收还是暂缓观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资金和收购加人员全部到位的前提下,出于对11月中旬以后籽棉品级、品质下滑的担忧,棉花加工企业抢收风险偏高,很可能被存棉赌市场;不抢收、手中没有棉花资源,浪费着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
从调查来看,目前疆内外轧花厂纷纷划定籽棉收购价格红线,部分黄河流域棉企认为3.70-3.80元/斤(38%衣分)为收购上线;而南疆阿克苏、巴楚等地手采棉轧花厂则将7.70-7.80元/公斤交售价做为警戒线,一旦超线坚决暂缓或暂停收购。因此在可预见籽棉价格将“低-高-低”趋势的情况下,如何灵活的避高价、躲锋芒、降风险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笔者认为制约近期籽棉收购价突破8元/公斤的因素包括如下几点:一是郑棉期货止跌反弹乏力。CF1901合约连续在16500-17000元/吨厢体内盘整,站上乃至站稳17000元/吨以上才能给予籽棉收购、棉花现货市场支撑,当前CF1809合约盘面价格与2018/19年度新棉成本倒挂500元/吨以上;二是下游棉纺织、服装产销旺季低于预期。纱厂、坯布企业纷纷反应提价遭遇较强阻力,来单以“短、平、快”的秋冬订单为主,对10-11月份棉价反弹的支撑力度有限;三是中美贸易战烧向纺织品服装出口。一旦美方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涉及中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出口额约103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及原料出口额的22.6%,涉及出口企业2万家左右),对纺织、服装、外贸企业产生的利空或明显高于预期;四是涉棉企业资金“短板”随籽棉收购加工的进行而越发突出。从风险角度考虑,发行、信用社等贷款对籽棉收购价将设定“警戒线”,超过“警戒线”不予贷款、严款收购或溢价部分由轧花厂自行买单;而棉企考虑到2018/19年度棉花期初库存偏高,用棉企业补库整体推迟1-2个月,在经过短时间的抢收后也将逐渐趋于理性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