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中美贸易摩擦前景是热门话题,与会中外嘉宾普遍认为,中国继续改革开放,让改革开放达到新的境界,而美国也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是让中美双边关系保持稳定的优选方案。
影响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蔡瑞德在研讨会上发言介绍,中国美国商会针对关税如何影响中美企业,调查了500多家企业,首先提出的500亿美元已经征收的关税,60%的美国企业受到负面影响,同样比例的中方企业也受到了影响。如果进入到第二会合200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产品的报复,而中国对美国的600亿美元产品增加额外的税收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事实上,有4家当中的3家美国的企业受到了负面影响,而他们是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而60%的企业受到中方关税的影响,这些企业在美国做生意,受到美国的关税影响比中国要大。
关于供应链,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说,可能会考虑找中国以外的地方来建供应链。30%的企业认为会暂停所有的投资,直到看清未来的局势,6%的受访企业说会考虑把自己的企业迁回到美国,这看上去也是美国政府的目的,让美国的企业能回流到美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魏尚进认为,双边经贸关系如果继续恶化,中期会有两个挑战,未来3—5年甚至10年的过程中,美国的税改和就业上的认知,会导致两国之间关系会进一步恶化。
魏尚进表示,历史告诉我们中美贸易摩擦也可能不会继续扩大,两个国家的关系可能会好转,美国会回过头来反思这个事情,再比如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还有就是印度,几十年之后印度会有17亿人口,印度如果获得中国80%的人均GDP的话,印度的GDP就会超过中国,而印度对美国贸易顺差会比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更大,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仍然存在。
破解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及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李成表示,中国应该准确地了解美国,不要低估我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也不要夸大问题的严重性。
李成建议,关于贸易的问题,中国应该开放市场,促进消费,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并继续与其他国家接触,比如欧盟、日本、印度。如果这些都做到了,美国还认为能够打赢贸易战,那就是美国犯了大错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鲍泰利在发言中建议,40多年前所启动的改革开放政策应该得以继续,而且应该进一步完善。
联博基金理事会主席、博然思维地缘政治委员会高级理事、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认为,“中国的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今天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因此,更加开放的政策可以使全球的经济更加一体化,中国可以回应那些批评者,我认为,改革者能够重建美国企业对中国的信心,希望美国商界能够超越自身的担忧来支持中美关系的发展。”
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则认为,中国的政府必须要通过降低关税,降低非关税的壁垒或者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监管更加透明,通过这样来争取美国商界的支持。
中国究竟该怎么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中国继续做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就好了,也就是继续支持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要解决和中美之间和其他国家的一些分歧。
“过去40年,最主要的改变就是从以前一个中央的这种规划式的经济转向现在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为中国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奇迹。”黄益平说。
黄益平建议,第一,要鼓励私营部门的发展。与此同时同样重要的就是要融入世界经济,这两点我觉得都是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的特点。很多人说到中国有一个双轨的改革,一方面要支持国企,另一方面支持民企。我想说,其实中国经济改革真正的推动力是民营企业,所以这是我对中国改革经验的一个简单的总结。
第二,中国是不是现在可以做一些改变。中国的经济面对的挑战和40年前是不一样的,40年前中国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也没有多少工业,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的人均GDP大概从200美元以下,去年已经上升到接近9000美元了,这就是区别。我们已经不可能再依赖于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来支持中国的增长,我们需要更多地依赖产业升级和创新,这就是最主要的问题。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需要政策来支持产业升级和创新,这个角度,如果你看一下中国的双轨改革,我们需要更多的私营部门来推动经济增长、支撑社会稳定。创新是我们需要投资资源的一个领域,也是未来希望所在。